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廈區域整合勢在必行

發布日期:
點閱率:926
字型大小:

金廈兩門同屬離島,同樣經歷戰火洗禮,面對世界金融風暴襲擊,以及全球化整合等衝擊,金廈一體化發展已為時勢之趨,也是金廈共榮共存的唯一途徑。
廈門有三十年改革開放與政策優惠,經濟發展走在金門前頭,其港埠、交通建設,以及招商引資、產業策略與觀光發展都有值得學習之處。
但近來隨兩岸關係和緩與大三通全面開展,福建與廈門所在的閩南地區,遭逢長三角與珠三角的夾擊,更面臨環渤海的高度競爭。為擺脫邊緣化命運,喊出了以廈門為龍頭的「海峽西岸經濟區」戰略,加緊推進福州、廈門兩港口擴建,推動包含高鐵在內的「兩縱四橫」綜合運輸網路及「三縱八橫」的高速路網等重大建設,同時由廈門市長劉賜貴親自掛帥,赴台爭取與各縣市、各產業、各領域的密切合作,企圖將廈門在地緣上的區位優勢極大化。
金門則在戰地政務解除後,曾經歷風光的旅遊產業顛峰期,然經濟與產業轉型始終未臻理想。面對大三通的衝擊,金門不但未如外界預期般應聲倒下,也因為縣府與業者的努力,爭取到陸客赴台遊的中轉人潮。然而,金門目前正走到發展的十字路口,未來何去何從,是所有金門人共同關切的議題。
不久前曾喧騰一時的「金嶝大橋」,以及不久的將來可望實現的兩岸通水,都是兩岸整合發展的例證;再以觀光旅遊為例,先前縣府率業者赴大陸山東省推介金門觀光,即著眼於山東航空落戶廈門,增闢了四十二條航線,可預期來自山東及內地各省、市、區的旅客將日益增多,廈門市亦有「擴大內需」的急迫需求,想在「赴台遊」的熱潮中,透過小三通便捷管道瓜分一部份市場。金廈兩門在旅遊市場的開發上找到了共通點,這亦是金廈一體化的最佳範例。
金廈兩門唇齒相依,過去如此,未來更是如此。為了金廈兩門的共榮與發展,我們認為,金廈一體化發展,不但是區域競爭與整合的必經之路,且現在不做,將來一定要後悔。
目前兩岸正針對CECA展開協商,金門除了持續爭取儘早建設金嶝大橋,加速推動兩岸通水之外,還應該極力爭取「自由貿易港區」等政策優惠,要求中央加速基礎建設推展,並在商貿、金融服務,以及免稅優惠等措施方面先試先行,才能連結廈門形成互補,在兩岸合作開啟新頁的時代,為金門爭取到重要的一席之地。
金門走過冷戰高度對峙的兩岸關係冷凍期,也經歷李登輝、陳水扁兩位前總統任內的「寒冬」,好不容易盼來了春暖花開,戰地政務終止後的二十多年來,中央始終欠金門一個政策。我們認為,中央有責任、有義務在政策上給予金門更多空間,在財政上全力投注加速基礎建設,讓金門有機會善用地理區位優勢,透過政策的先試先行開展與廈門更密切的合作關係,相信,金廈一體化不會只是個夢想。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