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高﹑金﹑廈整合共創三贏

發布日期:
點閱率:804
字型大小:

區域化與全球化是目前政界、學界的當紅炸子雞,副總統蕭萬長在2005年曾出版《兩岸共同市場》,力主兩岸應在經濟層面加速整合,朝共同市場目標邁進。此一理念隨著兩岸與國內外情勢的轉變,現在逐漸有了實現可能。
我們欣見高雄港務局願與縣府攜手合作,以「自由貿易港區」政策共同對外招商,我們認為,高、金整合只是其一,高、金、廈整合才是關鍵。我們呼籲,兩岸中央政府要儘早跨出這重要一步,讓金廈加高雄,在人流、物流、金流先創造突破點,整合兩岸三地發展,共創三贏!
副總統蕭萬長在2000年大選失利後,隨即投入兩岸經濟整合的相關研究工作,成立「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全力推動兩岸經濟整合,並於2005年出版《兩岸共同市場》一書,集結多年研究成果,提出具體建言。在當時的情境下,這樣的主張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甚至在嗣後的選戰中遭到污名化,成為綠營攻擊對手的「最佳武器」。
時至今日,全球經濟蕭條,各國莫不以提振內需為務,並透過各種區域整合全力開拓國際市場。中國大陸也不例外,以廉價勞動力為本的「世界工廠」,已逐漸向知識密集、技術密集的高科技產業轉型,同時配合「東協十加一」區域整合政策,積極向外開拓。台灣地區一方面因勞動成本高漲,傳統產業幾乎難以立足,面板、DRAM等高科技產業紛紛西進,希望透過中國大陸展開全球佈局,避免在這波全球化與區域化的整合中遭到邊緣化。
高雄港有完善的基礎設施,但受限於兩岸政策與起伏不定的兩岸關係,全球排名直直落,已經從2007年的全球第八,下滑到2008年的全球第十二。若再不積極對外開拓,遲早被其他港埠取代。相較之下,廈門港亦有良好基礎,且連續兩年在大陸沿海港口當中排名第七位,2008年順利擠進全球二十強,排名第十九,年吞吐量503萬個標準貨櫃。
金門不論料羅港或興建中的水頭商港,條件均比不上高雄或廈門。然而,金門與廈門有著地理區位優勢,常來常往,語言、風俗多所相似,彼此認同度高,整合發展的基本「體質」佳。我們認為,基於共同競爭考量,同樣面對長三角、珠三角的夾擊,高雄、廈門都有必要相互合作,而居於中介的金門更不可少,高、金、廈港埠的整合正是合作首選。
我們深信,只要兩岸都能拋開意識型態框架,以「免稅區」為基礎,儘速在政策上給金、廈多點傾斜,早日展開金融、貿易、物流等實務層面的交流與合作,讓人緣、血緣、文緣、神緣都有優勢的金門扮演中介角色,讓優惠政策在金、廈兩門先試先行,再進一步整合高、金、廈兩岸三地,有效提升彼此競爭力,創造新利基,相信「自由貿易港區」、「兩岸共同市場」不會只是夢想。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