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以客為尊再造金門觀光產業榮景

發布日期:
點閱率:805

馬英九總統為履行政見,採取積極開放的大陸政策,兩岸關係春暖花開,海基、海協兩會制度性協商成型,半年一會已成慣例,官方與民間往來的各種交流活動日益綿密。自開春以來,大陸觀光客一波波扺達台灣,人潮帶來錢潮,陸客消費能力驚人,更由於媒體緊追不捨,成為社會輿論的焦點。這波陸客潮,根據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統計,三月份陸客來台觀光人數平均每天約二六○○人(不含安利團),從去年七月十八日開放大陸地區人民來台觀光,至四月六日單日申請案達四三一一件,首度達到每日上限,這些數據顯示,陸客來台觀光正夯,人潮錢潮滾滾而來,對觀光產業發展具有正面效益。
大陸觀光客赴台旅遊媒體炒得熱鬧滾滾,同時間,金門也沒閒著,浙江中國旅行社發起三千人旅遊團,循「小三通」廈門、金門、台灣的旅遊線,第三批三六二人刻由金門中轉在台灣旅遊中。從這幾批陸客在台灣、在金門旅遊的觀感,團員們透過媒體鏡頭高喊「台灣熱情可愛」的背後,卻也傳出陸客對旅遊品質的不滿,其中最受旅客詬病的就是「被帶去購物」,尤其在金門停留時間較短,遊覽景點與購物來去匆匆,更容易讓旅客產生這種不良印象,對於此類抱怨,業者應把握「有則改之,無則自勉」的胸襟與態度來面對,公部門也應善盡督導改善之責,才能維護良好的旅遊品質與商譽。
觀光產業發展潛力無限,旅遊人潮更可以為各行各業帶來商機,所以,負責推動觀光產業發展的政府部門以及觀光旅遊業者,應該共同思考的一個關鍵性問題,那就是旅客選擇觀光標的所考慮的因素所在,其中以旅遊品質良窳為最,再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尊重」與「安全」因素也不容忽視。以陸客來台觀光選擇景點為例,台南市是著名古都,素有台灣府城之稱,但去年六月間,大陸旅遊業者「踩線團」來台探路,當時台南市衛生局長在議會答詢時表示,為防範陸客帶來傳染病,所以凡是陸客走過的地方都要消毒,這種歧視性的語言,對陸客極不尊重;另者,後來又發生「張銘清事件」,把張推倒在地、要他「滾回去」的粗暴行為,造成陸客認為台南人野蠻、不友善的刻板印象,縱然有府城之美稱,在缺乏「尊重」與「安全」的雙重因素,陸客聞之卻步,喪失不少商機,殊為可惜,也值得引以為鑑。
為發展金門觀光產業,縣府團隊以「國際觀光島」為發展策略,一向扮演著行銷金門觀光旅遊火車頭的積極角色。今年以來,李炷烽縣長親率縣府團隊重要成員登陸,展開推介活動,並推出優惠與獎助措施,積極爭取客源,以及給予業者週轉與紓困專案加持下,旅遊產業已漸有起色,著實令人振奮。但是,如何珍惜這塊觀光大餅,建立金門旅遊的好口碑,吸引絡繹不絕的人潮,讓地區觀光旅遊產業榮景再現,並能永續經營,實有賴官方與民間業者共同努力,從提升旅遊品質著手,並善守「以客為尊」之道。
就「以客為尊」而言,必須站在旅客的角度思考問題。旅客出外觀光旅遊,自然會重視景點、食宿及交通等條件,但他們更在乎的是友善、尊重與安全,所以要提升服務品質,應該加入這些要素,讓旅客覺得整個旅程物超所值又有尊嚴,這才是金門觀光旅遊產業榮景再現之道。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