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生態與能源永續發展──寫在全國能源會議前
有鑑於全球氣候變遷及能源日益短缺,國內外之能源環保情勢日趨嚴峻,在2005年「全國能源會議」中已針對「京都議定書」的減碳要求擬定了再生能源發展目標,追隨世界各國的腳步全力發展綠色發電,並且已有了良好的成果。政府為加速節能減碳工作,更積極於去年提出了「永續能源政策綱領-節能減碳行動方案」,而成為行政部門四年之施政規劃。然而,部分中長期性及爭議性之能源基本議題,仍需進一步廣泛討論。因此,本月15、16日將再度舉辦「全國能源會議」,擬透過全國性會議凝聚各界對永續能源政策目標之共識,以加速節能減碳之落實。
近期外國研究機構指出,南極數個著名的冰架快速崩解,證實了南極冰川融化速度比人們想像的快得多,代表氣候變化給地球帶來的深刻影響加劇。若我們不做任何節能減碳的努力,到了2100年因CO2濃度的增加可讓全球地表溫度提高攝氏1.4至5.8度,屆時除氣候變異、環境生態改變外,更將造成全球經濟巨大損失,甚至危害人類的生存。國際能源總署「IEA」在2008年出版的「能源科技展望」報告中指出,透過發展因應溫室氣體減量及替代石化能源等技術,將可有效減緩溫室氣體的排放,因此新科技的發展為未來人類在氣候變遷衝擊下,得以繼續生存的主要措施。
在這些新科技中,分散式能源系統將是建構未來低碳能源供需系統之關鍵項目之一,包括了再生能源、廢熱回收、汽電共生以及儲能系統等。如再透過有效且安全的智慧電網蒐集與提供電力資訊,將有助於節約能源與負載管理之推動,達到最佳的能源使用率,如進一步配合新型的環保智慧家電,將可全面提高節能成效並減少CO2排放。為了達成全球在2050年CO2排放量減半的目標,在短時間內無法完全取代的傳統石化能源則可採用新科技的潔淨化技術,包括提高電廠發電效率、將CO2捕捉封存的零排放科技等,都將是未來發展的趨勢之一。
當然,居於關鍵研發項目的太陽能、風能、生質能等無碳或低碳能源,更是我國近年發展的重點產業。因此,今年的全國能源會議將以持續的綠色能源開發與能源科技產業的發展為政府「節能減碳政策」的主軸,探討能源相關的四項核心議題,包括「永續發展與能源安全」、「能源管理與效率提升」、「能源價格與市場開放」、「能源科技與產業發展」等,期待以發展新能源技術厚植產業基礎,使台灣成為能源科技生產大國,開創台灣產業發展的新領域。
去年在金門投資成立的太陽能光 電產業即揭示一個能源科技產業落實在地的契機,為島嶼的綠色能源發展提供觀念與技術平台。金門自詡將以生態、文化、觀光島嶼發展為目標,我們認為,剛獲得「台灣城鄉風貌整體規劃示範計畫」競爭型評選結果第二名的「島嶼.慢鄉--金門碧山的傳統與未來」的部分計畫中,以發展太陽能、風能再生能源的運用為題,正是配合我國能源發展方向的趨勢。其結合地方文化與能源科技的方向、以綠色能源永續發展為基礎深入民間、營造過程中材料與工法在地化,如此不止成為聚落古典歷史風貌及未來感新生活相結合的新詮釋,更具「節能減碳」的當代意義。
相信金門各聚落如碧山所提出的新時代發展觀念,當能在聚落風貌保存與未來新生活中取得平衡點;而全島再生能源若合宜規劃並推動後,亦將能配合全國能源會議所揭櫫的方向前進,為金門在生態、能源的永續發展上獲致良好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