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獎助資源開創永續空間﹗
金門縣政府為了鼓勵旅行社多招攬安排遊客到金門觀光旅遊,自今年三月一日起,補助每位陸客一人三百元的旅費,實施以來,前後補助人數近八千人,目前全數經費已告用罄,只得「喊卡」;業者則對於補助「喊卡」,頗有意見,認為他們早已接洽好陸客的團數,現在突然說預算用完了,業者損失至少百萬。對此,縣府澄清,這項補助必須事先申請,審核過關才能領取,絕不是要讓業者當作砍價籌碼。
按說,留住中轉旅客在金門消費,於地區、業者都是加乘效益的好事,然因預算用罄,而在年度未及三分之一時,便用完了全年度的預算,顯係實務已超過預期。超過預期可能是因為補貼措施本身的吸引力,更可能是開放大陸二十五省市居民赴台旅遊政策的發酵。無論如何,這股旅遊熱潮,受益的將是兩岸三地的消費市場;如何掌握這股風潮,為金門留下更多的消費機會,應是公部門在檢討補貼政策應否續辦的重要考量。以下謹就管見,提供各界參酌。
有道是:「錢,應該花在刀口上。」任何補貼政策的本質都在鼓勵良性的循環與互動,如若業者僅將補貼當作砍價的籌碼,就枉費政府的一片苦心了。當然,就業者而言,降價應是最直接的競爭利器,但降了價是否就能保證旅客在金的消費,則是另一問題。
本月十五日,新加坡旅遊局宣布,只要搭乘新加坡航空過境新加坡,就可以美金一美元的超低優惠價格,入住四星或五星級飯店一晚,此舉為其他航空公司帶來莫大的競爭壓力。同樣的,交通部觀光局在交出漂亮陸客成績單之際,也開始在拚歐美市場,預定於五月推出「一歐元或一美元遊台灣」活動,讓過境的歐美旅客,可以便宜的入住台灣的五星級飯店。雖然有些學者認為,此手法或可成功吸引旅客目光,但要達到拓展市場目的誘因仍嫌不夠。
但我們以為,「吸引消費目光」正是能否促成消費商機的重要關鍵;以台中市「消費券抽豪宅」的活動為例,其促銷的總獎額或許不是最大的,但其效果及媒體聚焦度卻是最明顯的。基此,公部門如若能將小額的補助金累積起來,籌辦一起「轟動」的促銷活動,想辦法讓旅客的視線聚焦到金門島來,對地區的消費商機應有更加乘的效益。
再者,補貼政策的最終目的既是留駐消費,那便應設法讓遊客在金門留久一點;「留久一點」便涉及金門有無充足的遊憩資源,令遊客會留得開心、玩得盡興。對此,我們認為金門的遊憩資源是足夠的,但卻嚴重缺少互動的元素。桃園縣政府甫開放大溪後慈湖供遊客參觀,不僅同步啟用了蔣經國特展,更規劃了後湖茶敘,只要民眾前來,身著國民革命軍軍服及旗袍的男女服務生都會奉茶,供遊客享用;還不論其原本已打出名號的儀隊交接,以及兩蔣周邊紀念商品。反觀金門的遊憩導覽,卻總停留在「老一套」,如何以更活潑、生動的遊憩規劃開創更多的消費空間,應是能否充分留駐金門消費商機的重要關鍵。
總之,獎助只是手段,帶動消費才是目的之所在。公部門除應以更開闊的思維,創造更有利的消費條件外,業者更應思索,如何善用獎助資源,提昇質量上的競爭優勢,開創更有利的永續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