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將金門規劃成森林公園島

發布日期:
點閱率:797

一個城市的最終發展,在經濟之外,最終的考慮就是人性化的生活空間。這不但是現代化城市的指標;更是吸引高素質人口進住的重要因素,攸關城市的良性發展。因此,就長遠來論,將金門規劃成森林公園島,未嘗不是最正確的終南捷徑。
森林與樹林(forest and grove)顯然有其不同;林學上所稱之森林,包括林木及生長林木之土地,樹林雖亦以土地為其生育基礎;但在概念上,仍可以離土地而獨立。而公園呢?早期的公園出現於波斯的苑囿,原目的為供騎射的馳道和遮蔽風雨的處所,美化後成為公園。在古希臘時期,是露天集會場地,希臘人在露天場所從事運動、社交活動,其後更結合了藝術與宗教的功能。到了文藝復興後期,樹林、文化長廊、鳥舍成為此時期公園的特點。而在我國,最早的公園,記載於北史景穆十二王傳:「任城王澄表減公園之地,以給無業。」
以近代言,公園約分為下列幾種:市街地的一區,栽植草木或設置噴水池的遊憩場所;市街地的一角,設置兒童遊樂器材或體育設施的兒童公園及體育公園,即遊樂場;環繞某個主題而建立的主題公園;親近動植物和自然生態為目的的風景區、植物園或森林遊樂區;保護自然生態或史蹟的國家公園、森林公園,這才是本文所述之金門願景!
在森林中漫步,吸收樹木所散發出的諸種精氣,具有調節精神,滌垢更新,健身的功能,這是眾所週知的森林功能;經過造園處理或保留其自然狀態,以作為公眾戶外遊憩及享受大自然的特定場所,這是公園的功能,結合二者之功能,就是森林公園之功能,更是本文之主要目的。
由於金門向來以樹多為名;但因欠缺管理、養護,及大眾欠缺這種現代化知識,以致放任濫墾,甚至以荒蕪來視之,豈是反諷?所以我們才振臂疾呼,重建此項工程。試想,設若有朝一日,整個小小金門島,除美學意境之建築、林蔭大道、農田外,其餘空間所見皆是喬木蒼翠濃密,灌木層次井然,花壇、花卉鮮豔耀眼。所有交通出入口廣場,所見也是密植草花、觀葉植物,並結合各種藝術作品連成具特色園景。而轉角處又見自然親水水池,水池周圍及水中小島植有金露華、紅葉鐵莧、美人蕉、軟枝黃蟬,並飾以薜荔懸攀島內石壁,池中錦鯉魚游嬉其間,吸引遊人駐足池邊欣賞;信步而走,再見音樂台乙座,自然斜波式,可提供觀眾欣賞之座,為金門藝文表演的重鎮,音樂台四周栽植有誘鳥引蝶香花植物區,植有玉蘭、梔子花、七里香、樹蘭、含笑、桂花等香花植物,一臨其處,清香撲鼻,亦為園區內無障礙休閒區。
除有賞心悅目綠化植栽,並有涼亭、休憩亭座及提供電話、飲水等服務設施,及至殘障設施及兒童尿布床、安全座椅,提供舒適、全功能服務。而全島各種道路,在此理念下,沿途遍植喬、灌木,其間並佈有花壇,以點景觀,提供住民運動、散步、跳舞、嬉戲。如此願景,何愁金門不能起飛呢?
紐約中央公園有341公頃,是台北大安森林公園的十三倍之多,因此,將金門規劃成森林公園島,不但有其各項功能性,更有其前瞻性,且讓我們全力以赴!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