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為金門未來發展進步請命──由監委劉興善等一行蒞金巡視談起
日前監察委員劉興善等一行蒞金巡察,此乃新政府主政以來,監察委員首次例行深入離島基層民間探求民瘼民隱,兩天行程,輕車簡從,除對縣政府工作績效頻致勉勵之意,面對地方困境,民間疾苦,相信一樣了然於胸。
過去威權年代,監察委員稱之御史。位高權重,出巡視察,一言九鼎,威風八面。如今民主自由社會,以民為主,無官不是公僕,監察委員自不例外。
依據憲法規定,監察委員職司風憲,對於各級政府文武百官違法失職,擁有彈劾與糾舉調查之權,一經會議審查通過正式提出,即有懲前毖後功效,監察委員蒞臨各級政府巡察,當然別具意義。
正因如此,傾聽民意,疏解民怨,端正政風,澄清吏治,倡導清廉,樹立政府領導威信,已然也是新時代監察委員「為民服務」工作指標。監察委員之受到人民信任與敬重,不在監察委員權柄多大,而在工作態度改變,服務觀念日新又新。
此次監委劉興善等在金停留期間,仍然依循「有例援例,無例不開」,長期以來不變傳承作法。則在緊湊公務巡察行程之外,透過縣市政府安排「監委親民」時間,藉此直接與民眾互動溝通,同時受理陳情,如有任何冤屈,則予列案進行調查,依法秉公處理回覆。
緣此,在一般民眾心目中,咸表監察委員最具解決疑難能力,每有「監委親民」時間,求見民眾趨之若鶩,雖然未必事事盡如人願,但由於其間溝通與回覆過程落實,因而讓民眾感受深刻,當其切身權益遭受無端侵害損失,總會設法尋找監察委員為其主持公道,為其伸張正義,監委巡察地方政府,儼然也是施政工作之助力。
在此之前,也有監察委員針對「小三通」相關議題,深入金門實地了解,同時分別走訪有關業務工作單位,聽取簡報與建言,從而發現存在諸多工作缺失,並對中央主管機關提出糾正,要求限期改善,諸如法令僵化,不切實際,未能發揮「便民利民」預期功效。又如最近監察委員周陽山,主動協助金門規劃未來發展方向,提出十二項建設構想,引起熱烈迴響,實事求是,關愛離島,贏得口碑。
反觀過去八年,政客執政無方,上不正,則下歪,貪官污吏,層出不窮。值此新人新政,倘若監委減少公開例行巡察,經常「微服出巡」鄉村民間,如此更能親近民眾,苦民之苦,聽到真言,興利除弊,予人耳目一新,帶動國家進步。
金門雖小,五臟俱全,經緯萬端,困難不少。隨著兩岸政策開放,益形捉襟見肘,其中犖犖大者,即是基礎建設供不應求,縣政簡報多項攸關金門未來發展重大建設,則是當務之急,亟需監委鼎力協助,居中促成其事。倘若中央評估自陸引水可行方案,不能早日實現,牽一髮而動全身,金門未來之進步發展,恐將又要受到影響。
解決金門問題方法有三,即是「智慧」、「金錢」與「時間」三者。該是中央與地方政府合作共同「搶時間、趕路程」時候了,唯有如此,政府政策政令之執行更順、更及時,行政效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