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計畫得趕得上變化﹗─從小三通行李直掛談起

發布日期:
點閱率:800

小三通變得越來越便利了!之前小三通旅客從台灣飛到金門,再從碼頭搭船到廈門,沿路都得自己拿著行李,相當不方便,因此交通部決定實施「行李直掛」,以後民眾只要在台灣機場辦行李託運,就能在廈門直接拿行李,預計六月一日正式啟動。
看到以上這則訊息,經常往來兩岸的旅客們應該會覺得很受用,畢竟拿著笨重的行李經過一道道的檢驗關卡,總歸是不太愉快的旅行經驗。如今,旅客們只要在台灣五個機場搭機時辦理行李託運,接下來就可以空手小三通到廈門再領行李,委實便民不少,但我們想問的卻是,為什麼早做不到?
對小三通旅客而言,「購買套票」可能是最通常的經驗了;因為只要買了小三通套票便可保證飛機、接駁車、客輪的一路到位,唯一的麻煩便是,行李不能直掛。自六月一日起實施的行李直掛,雖然便民,但還有個前提,依照規矩,易碎物品自己也得擔待一部分的風險,可能也會有交寄安全及遺漏的問題,但這終究是個好的開始,我們依然希望經過不斷的嘗試與精進,小三通的服務品質可以達到「掛保證」的境地。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行李直掛服務僅限於出境;如果要從大陸辦理行李直掛,必須要等年底水頭碼頭擴建以後才行。面對這個問題,我們不禁要問,公部門後知後覺、慢半拍的行事風格,是否亦屬無解的難題?
馬政府上台後,由於兩岸政策的改弦易轍,景氣已有慢慢回溫的現象。尤在四月二十九日公布「大陸地區投資人來台從事證券投資及期貨交易管理辦法」後,隔日台股開盤即一飛沖天,終場指數大漲三七八點,為歷年台股單日第八大漲幅,也是近十八年來單日最大漲幅。股市向為經濟的領先指標與景氣的風向球,台股大漲是否代表台灣經濟已經朝向復甦之路,雖仍待觀察,但在兩岸政府刻意的運作下,大陸各省市紛紛宣布組成萬人遊台團,來台人數暴增卻已是不爭的事實。為了留住消費、留下利益,金門必須要保證自己有「吸客、留客」的能力才行;但觀當前金門的機場、港埠設施,我們必須瞭解,縱使陸客有意願來,我們也未必有接待的能力;其間最主要的關鍵便在於,基本上我們「看輕」了自己!
金門機場的設計容量,早就不敷使用,改建計畫又分好幾年、好多期,不定那天照我們的計畫擴建完成,馬上又「過了期」。金門機場身為兩岸對接的主要機場,因設備簡陋、規劃落後,大型飛機根本無法降落,遠遜於對岸的廈門高崎機場,早成為旅客的笑柄;更糟的是,金門機場的位置先天不良,三月至五月霧季期間極易受濃霧影響,飛機完全無法起飛,旅客滯留機場的事件頻傳;試想這種「穿著衣服改衣服」、「計畫趕不上變化」的政策規劃,金門何時才能出頭天。水頭通關碼頭的狀況也不遑多讓;人家是以「國際郵輪碼頭」的規劃應對,我們試行了八年,還是兩席浮動碼頭以待,對此,著實該感到汗顏。
出境的行李直掛,一般人都想得到,也全然操之在我,卻也得折騰八年,什麼時候金門的港埠、機場,才夠得上同彼岸般便民、舒適、對等的標準?希望我們的計畫可以始終趕上變化!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