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以金廈做為兩岸區域合作的試點

發布日期:
點閱率:993
字型大小:

「兩岸區域合作試點│金廈特區構建與海峽經濟區建設學術研討會」六月六日在廈門大學舉辦,兩岸專家、學者共五十餘人出席了這項研討會。此次研討會由廈門市社會科學聯合會、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廈門市社會科學院與台灣競爭力論壇共同舉辦,雖說是民間性質的學術性會議,卻為金廈清楚的指出了一條發展之路。
就金廈而言,沒有比合作更自然的事了。金廈自古一體,如非緣於歷史的偶然,金廈本屬同一「生活圈」。何謂「生活圈」?生活圈指的即日常生活有關工作、居住、就學、購物、休閒、醫療等活動的範圍,以中心都市為各類活動集中的地方;以台北大都會區為例:台北市是核心都市,周圍的基隆、宜蘭、桃園等地的居民,都會通勤到台北市上班或上課,而週末假日也常常到市區購物、娛樂,這樣就是一種生活圈的型式,提供郊區的居民生活上的方便,也可以舒緩一下城市擁擠的住民。想想,今日的金門、廈門,符不符合上述的定義範疇?生活圈講究的是資源的共享與功能的互補,金廈正朝著這樣的方向走,關鍵僅在於,如何讓金廈的發展之路走得又快又穩。
對此,中國提出了發展「海西經濟區」。海西經濟區原只是中國福建省對抗長、珠三角經濟區,避免被邊緣化的概念,卻恰恰趕上了兩岸情勢一片大好這股熱潮,一時間成了國家級的發展指標。在廈門市首屆海峽論壇之前,中國國務院甫討論並原則通過《關於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此舉更激揚福建地方官員的壯志雄心,畢竟這是中國第一個明文通過的跨省域經濟發展政策。在這些個「意見」裡,主要的思維主軸仍在定位海西經濟區為兩岸交流合作「先行先試」區域。
先行先試,金門縣政府已籲請多年,不能說毫無回應,但落差頗大。事實上,金廈能否成為兩岸的和平試點,主動權不在雙方政府手裡,而是民間自然交流結果下的必然;正如中正大學政治系廖坤榮教授在前述研討會中介紹的,金廈間發展的三部曲,應是由民生性質生活圈過渡至以經貿為主軸的自由貿易區,最後才能上升到法制化的金廈特區。亦或如台大政治系張亞中教授說的,「先從建一座橋開始吧!有了橋才有想像,有了橋才不會有距離。來回多跑幾趟,兩地自然融為一體了。」一種自然而然的區域統合,正在金廈間溫熱的醱酵著,只要執政者不強加阻撓。
我們必須強調在兩岸關係發展的軌跡中,金廈間的交流總能起到領頭羊的試行作用。從國共不兩立的戰地政務到局部小三通、擴大小三通,那一回金門不是扮演著「試行」的角色?正當台灣本島政局紛擾、真理蒙塵之際,金廈區域合作的試行無疑是深化兩岸交流效益的最佳破口,在「進可攻、退可守」的戰略前提下,中央何妨思索多給金門一些政策空間,既為金門,更為台灣。
一九八五年鄧小平說,「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不也正是一種先進的「試點」概念?也就在這樣的「試點」概念下,才造就了中國今日的經濟強權。主政者縱無過人的胸襟氣度與前瞻思維,但至少不要試圖阻撓金廈自然的互動及發展,因為「合作」只是歷史的必然與自覺!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