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遍植草坪搶救金門汙濁空氣

發布日期:
點閱率:823

本報日前曾以「生態島開發與環保應同時兼顧」為題,嚴重指出:環保署最新一年空氣品質報告出爐:金門空氣不良日數高居全國第一!此報告雖有論者認為有待商榷;但無論如何都不會讓金門空氣不良日數變成全國最低,怎不令人心驚!報告中空氣微粒主要為粉塵或揚塵,而非工業微粒,因此不能推給大陸廈門或海滄,因為這些污染源都是來自金門本身。舉凡道路揚塵、農地耕作、工程開發等都是主因,乃至種植高粱的旱田吹起的粉塵,以及全島道路上之車流揚塵等,都在這座島上到處奔竄。事實上,金門空氣不良日數高居前茅,非始今日,早在民國96年金門空氣汙濁即為全國第二高,僅次於高雄市。代表此現象並非偶發,而是早已形成另一項的「金門特色」!
最嚴重的是,正如很多鄉親看到今日這個題目時,一定會以為排版失誤了:「咱金門不是空氣最好的嗎?這一定是台灣某個縣市誤植的!」就如同目前一般觀光客尚被誤導為金門空氣最好、最舒適一樣。卻忘了這幾年來,由於鄉親欠缺環保觀念,早已使金門成為一個目前中華民國治下最空汙的小島;因為科學儀器不會欺騙我們!
針對空汙問題,我們以為,相關單位應以天變不足懼;人言不足畏的魄力,效法李光耀當年從英國禮聘草坪專家種植草皮一樣,以「遍種草坪之運動」來搶救金門汙濁的空氣。
草坪(皮)是世界上最佳的地被植物,是最有穩定土壤、防塵效用的植栽。尤者,草坪,更是一種可以讓人踩在上面做各種活動、遊戲、踏青等休閒生活的好地方;就如同美國白宮草坪一樣。但可惜的是,在台灣全省各地的公園綠地及遊樂場所都設立一個告示牌│(請勿踐踏草坪)!看起來實在是非常的諷刺、無知!草坪在先進國家如歐洲各大城市,都是提供給市民乘涼、休閒的活動場所。由此可見,草坪在台灣祇做觀賞性質,實在是大大失去了它原來的功用。
易言之,草坪除有綠化環境,改造自然功能外,其中的微生物更可分解有機物質,大大減少有害物質流入水源區造成污染的危險。而種植在路邊的草坪則可以減少塵埃散佈,並吸收車輛排出的廢氣,淨化空氣,同時也提供了視覺上的美觀,更具有散熱,靜音的功能。況且地面上有草坪覆蓋,與喬木、灌木、花卉組成一處公園綠地,可作為民眾散步、休息、遊憩的場所,讓人們能夠消除疲勞,振作精神,以利工作和生活。因為「綠色」本身就會讓人感覺有愉快、乾淨、涼爽的作用。所以唯有以「遍種草坪運動」才能搶救金門汙濁的空氣。
其方法是應立法所有公部門機關學校之新建工程,必須有三分之一空地綠化;平坦地一律種草皮,嶇坡地一律種原生喬木,且編列預算養護;而舊有建物,應鼓勵另闢綠地種草皮;如廣場、操場除跑道、停車場外一律改種草坪,而停車場亦應改建植草磚。
至於私人建物,亦應要求保留綠地,凡能達三分之一以上者,且培育有成者,由金酒之資金予以獎勵;更應透過各社團、學校教育,傳達這種具有環保、美學的建議空間,乃至引進台灣、國際知名建築師,以金酒之資金建築具有金門特色;外擁山林,內抱現代之住宅,如此搶救金門汙濁的空氣才有成功之日!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