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馬總統請幫幫金門﹗

發布日期:
點閱率:812

2008年的總統大選,金門鄉親給了馬總統超過95%的支持率,然而,從去年五二○迄今,馬總統僅來過金門一次。過去九年來,金門在兩岸政策上扮演了重要「工具性角色」,隨著兩岸大三通的開啟,雖然沒有「功成身退」,卻也再次走到了轉型的十字路口,非常需要中央的扶持。
日前獲政院備查的「金馬中長期經濟發展規劃」,對金門的發展原則是「維持環境與經濟的平衡發展」,定位則是兩岸互信合作的「先行示範區」,產業方面則以「觀光產業」為軸心,當中並提到善用台灣人才與大陸市場,發展包括「國際休閒觀光島」、「養生醫療健康島」、「精緻購物免稅島」等。規劃有了、定位也清楚了,但遺憾的是,這些「願景」對金門鄉親來說卻有些遙遠。
例如,「規劃」中倡導金門以「慢活」與「深度旅遊」為策略,作為區隔發展的軸心,但吸引陸客最關鍵的「自由行」與落地簽,縣府多次大聲疾呼,卻直到七月七日才聽到行政院長在馬祖對外宣布,將責成相關單位「評估」,目前尚無下文。
規劃中談醫療、談養生,但現況是,金門鄉親碰到急、重症,連保命都有問題,更遑論養生!十日發生的緊急醫療後送直昇機墜海意外,只不過是再一次凸顯了離島醫療問題。現在,承攬後送業務的中興航空,雖然有熱忱與責任感要繼續承續緊急後送的重責大任,但客觀條件頗令人憂心。如果中央再不重視,再不由消防署或軍方介入協助,恐怕短期內就馬上要出問題。
金門縣衛生局四月份曾公布一項「民調」,顯示地區民眾對醫療的滿意度高達七成一,但從民調內容觀察,恐怕大幅改善的只是行政服務的「表象」,醫療服務、特殊專科等真正「核心」仍有極大的改善空間。就連基礎設施,綜合醫療大樓到現在也還在「紙上談兵」。在這樣的條件下,談「養生」,會不會有些諷刺?
前述兩項個案,只是凸顯了離島尤其是金門的特殊性,而金門亟待解決的問題尚有金門大橋、金廈大橋、大陸引水等。
我們知道,在馬總統的英明領導下,「三都十五縣」地方行政區劃改革方案上個月已經順利完成審查,獲得升格者莫不額手稱慶。然而,金門、馬祖等離島,究竟在國土規劃中置於何種定位?目前仍不得而知。
離島金門由於地理、人文環境與歷史因素,與台灣各大都會區及中、南部各縣市存在著極大差異,施政上有其特殊性,政策與法令更需要差異化。我們知道福建省政府已委派一位專任秘書長,同時由行政院秘書長兼任福建省政府主席,其用意在讓省政府成為地方與中央的一座溝通橋樑,而且是座可以「直達天聽」的「台金大橋」,但終究屬於「層轉」性質,並不是一套可長可久的「制度」,實際效用尚待觀察。
我們認為,馬總統若心中有金門,應藉此國土規劃重新檢討時機,賦予離島金門一個特殊地位,透過修法、修憲,落實對離島居民權益的照顧,同時扶助其發展。
縣長李炷烽日前特地赴台向內政部長廖了以爭取支持,希望儘速促成「離島基本法」的訂定。我們要藉著馬總統來金爭取「國民黨員」支持參選黨主席的此刻,鄭重向馬總統提出呼籲,金門非常需要中央政府的支持,不論醫療、觀光等各項產業發展,或機場、港埠等重大建設,在在需要中央大力扶持。尤其未來四至八年,是金門發展再一次的關鍵期,金門非常需要一套「離島政策」,「基本法」的研訂則是實踐策略。請馬總統能幫助這座小島,拿出一套離島政策,幫幫金門,救救金門。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