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是啟動都市更新的時候了﹗
金門自民國八十一年解除戰地政務至今已十七年了,每年投入大量經費於地方建設,雖有成效,但到各主要城鎮仍會感受到市景落後之印象,金城、山外、沙美、頂堡等主要人口聚集處,民居多為冷戰時期之景觀,環境、交通、生活等各項條件皆呈現四十年前之克難市況,對於本地住民也好,外來觀光客也罷,完全無法感受到高品質之居住與旅遊環境,金門給人的印象就是落後與緩慢。
冷戰時期的建設是否加以留存改造,見仁見智,但絕非所有舊民居都需要保存,具有重大意義或代表性者理當加強維護,但一般之舊式民居則應加速更新,改善整體居住環境。目前金門各地如火如荼地興建農舍,許多人放棄城鎮居所而追求自然、田園與自在之農村生活,當然在法律的許可下,人民有自由選擇居住之處所,然而在島嶼侷限的面積內大量零散的農舍不僅耗費資源(政府須為單一農舍提供給排水、電信、電力、道路等設施),同時破壞整體景觀、切割生態系統、減少優質農地,對島嶼自然環境戕害極大。為何民眾願離開資源集中、生活便利的城鎮呢?除了部份嚮往農村生活的人之外,最大原因可能在於城鎮的落後與環境之不佳,誰願意居住在擁擠,吵雜、髒亂的地方?住在都市已經沒有榮譽感了,當居民對各種雜亂現象之厭惡已超過都市所帶來的各種好處時,居民就慢慢的遷離都市,在其他環境景觀良好的農地建造聚落而形成新市鎮,或自立門戶興建農舍,舊市區若未加以改造,終將遭遺棄而成為廢墟。
我們經常提議引進博奕,興建觀光飯店,但這些團狀之熱點無助於金門各城鎮環境之改善,這些賭客或觀光客到了金門各城鎮看到破敗的街景有如進入另一世界,如何拚觀光同時改善人民生活?是有賴金門各城鎮之整體規劃,並推動都市更新。所謂都市更新在於將舊有或環境不佳之社區,重新改造或全面整建,創造優質的居住環境,提供大量綠地與活動空間,污水完全接管,景觀充份協調。都市更新已於各國各地推動多年並非新鮮的名詞,新加坡即是個中典範,舊社區經都市更新後多能脫胎換骨,吸引外地人進住而地價暴漲,其優點主要在於完善的設施與高品質的生活環境,但推動的困難點在於原居民共識之達成與分配之合理性,這在金門更加複雜,更難以推動,所有權越複雜,社區越老舊,推行越不易,但如果沒有加速都市更新,金門各城鎮將難有翻身的機會。
都市更新在台北市已難,在金門更難,有土斯有財,對金門人已根深蒂固,但遍佈的農舍與良莠不齊的城鎮內新建築對金門發展將產生不良的結果,為了金門的未來、子孫的前景,現在該是啟動都市更新的時候了,縣府應儘速成立都市更新委員會著手規劃,教育民眾,提供獎勵,並在主要城鎮中創造更新示範區,吸引民眾回流、繁榮地方,同時也應該以身作則,不應再考慮將縣政府搬離現址,而應以都市更新的方法改造縣府園區作為示範。
都市更新後的金門各城鎮不僅有著高品質的居住環境,更將蘊涵濃厚的人文氣息,未來金門絕對是人間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