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自由行金門準備好了嗎﹖

發布日期:
點閱率:851

有關大陸人士來台自由行於離島「先試先行」的議題,先前已由行政院長劉兆玄在馬祖做出政策宣示。對此我們予以肯定,亦盼新政策能儘速上路。先前本報曾撰文強調,「自由行」是金門觀光產業藍海策略與活水源頭,在此,必須再次呼籲縣府與業者,務必認真應對政策開放,掌握契機,做好接待的先期準備,全面對旅遊軟、硬體環境進行總體檢,才能帶動金門觀光產業「跨越式」成長。
兩岸小三通自2001年啟動,而大陸人士來金人數的突破,是在2004年9月,由大陸福建省副省長王美香以「秋節禮物」對外宣布的「惠台政策」,旅遊人次則於當年首度破萬,隨後每年以倍數成長,至2007年達到顛峰,全年計92,392名大陸人士經小三通管道進入金門。2008年6月13日兩岸兩會簽署「海峽兩岸關於大陸居民赴台灣旅遊協議」之後,為兩岸旅遊交流開啟新頁,大陸方面今年初宣布擴大開放25省市區人民組團來台旅遊,又再度掀起一股陸客潮。
縣府在這波政策開放過程中,結合民間旅遊業者,主動出擊,積極前進大陸各省市,擴大宣傳「戰地秘境」,以及「玩轉金門」等遊程,目的在將金門戰地與閩南文化,以及小三通區位優勢發揮到極致,結合福建與廈門的共同利益,積極推廣「一程多點」旅遊模式。從交通部統計處的數據觀察,這樣的努力確實有其效果,今年1至3月即有37,943人次,較去年同期增加了132.1%。未來若能搭配「自由行」的開放,相信榮景可期!
不過,我們必須提醒,今年年初浙江首發團抵金時,因為相關單位先期準備不足,發生了旅客擠爆通關門窘況;更糗的是,由於中轉、停留金門時間有限,業者被迫壓縮行程,密集帶旅客「瞎拼」,加上金門在地通過國家考試、持有領隊、導遊證照者僅二十餘人,竟然也被旅客(或一說是同業)向交通部觀光局投訴;最扯的是,旅客經水頭碼頭入境竟然要被「搜身」。種種烏龍看似並非大事,也不太嚴重,卻很傷金門旅遊形象,說嚴重點,可能讓業者、縣府的一番苦心與努力全部付諸流水。
我們必須指出,原經金門中轉赴台旅遊的大陸消費客層,中、低檔次的消費族群居多,在大陸旅遊界原本就主打團費便宜,走流血促銷戰略。然而,旅遊產品就是一分錢一分貨,這種衝高人次、帶動人潮、鼓動人氣的方法,可以是經營策略之一,卻不能當作唯一且主要的策略,否則重演過去台、金旅遊三天二夜四千元有找的低價歷史,對業者有何意義,又有何幫助?
相信,開放陸客「自由行」以及BOT「免稅商城」等利多上路之後,來金旅遊的客層勢必朝高、中、低各種檔次兼而有之的多元化方向發展,屆時,不但是對住宿、餐飲、接待、交通、消費等旅遊環節的總體檢,也會是業者「差異化」經營的重要契機。
我們呼籲中央、地方政府各相關部門應體察時勢,加緊推動各項行政措施與服務空間的改善,更要呼籲業者轉變經營思維與模式,把握這可能是金門觀光產業史上最關鍵、最大的一波利多,跨過此一「轉捩點」,共同努力迎向金門觀光產業跨越式成長的起點。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