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追求好品味的在地新建築

發布日期:
點閱率:754
字型大小:

最近教育部編列十二億的龐大預算推動「台灣有品運動」,這項運動包括「品德」、「藝術」、「閱讀」及「環境」四項主軸計畫,旨在奠基於家庭、啟動於學校、實踐於社會,以促成台灣為人有品德、做事有品質及生活有品味的現代公民社會。其中對於「環境領域」是希望達成一種「生活有品味」的境地。只是什麼是「品味」?顧名思義,「品」即是人品、品質、品德的意思,「味」是趣味、體會、回味,合起來,大概是指涉一種品質,趣味或修養。這種事情必須依賴時間醞釀與自我文化的不斷提升以及好品質的不斷反省才可能慢慢顯現出來。
在金門,傳統閩南式的聚落與建築一直被認為是好品味的表徵。聚落依山面水的擇址與佈局,展現人與自然間互動的高度智慧。樸實又不失精巧的閩南式傳統建築成了島上一處處美好品質的建築典範。不過或許是因為戰地政務時期舉島維艱,共赴國難的因素,時空背景上的壓力讓「快、狠、準」大大壓過「慢、巧、精」的思考模式,千年累積下來的空間好品味早已遺忘殆盡。怎知當戰地政務的限制解除,再度容許緩慢地細緻作為之際,人們卻早已慌了手腳,不知所措。所以最快的便宜回應就是模仿「過去」,企圖以一知半解的記憶回到過去的美好時光。
的確,模仿是一種建立好品味的企圖,不過往往不是好的手段。在過去的技藝與工法不復存在之際,模仿只是印證了手段的力不從心,高下立見。所以結果就是在島上的景觀上從機場到港口,從山腰到海邊的「斜屋頂+馬背」與「酒瓶欄杆」林立,駐足靜心地看看新的機場、港口與校園等公共建築吧!冷眼瞧瞧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土地的透天住宅吧!這一切的作為都將更進一步映襯出傳統建築的高雅品味,在金色陽光下顯得更為閃閃動人。
其實,新建築應有其他的活水生路可走,全然不必回頭快速地模仿老祖宗已經建構醞釀千年的品味。相對地,應先跳脫模仿過去,全面重新思考在建築空間與構成上如何回應日照、空氣與地域環境的特質,在建築造型上尋求全新的形式,如果必要,應展現傳統建築構成的「內在倫理」而非「外顯形象」。明白地說,斜屋頂、馬背與酒瓶欄杆皆是傳統建築的「外顯」而非「內在」,錯落有致與清爽通風的內部空間會是一種「內在」而不是「外顯」。「外顯」易取而「內在」往往難得。當然,如何透過完善且高品質的營建體系成就出一種好品味的新建築更是關鍵。
近來因小三通與兩岸情勢和緩的影響,許多大型投資皆評估落腳金門。行政院更於日前核定將「國際休閒觀光島」、「教育文化大學島」、「養生醫療健康島」、「精緻購物免稅島」四大目標納入「金馬中長期發展規劃」。在這樣情勢發展下,各界是否能夠共同省思並鼓勵一種好品味的在地新建築在島上建立將影響著未來金門自然與文化地景的形塑與結果。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