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大家注意﹕賄選即是貪污的開始
今年年底「三合一」選舉,果如一般人所料,群英四起,角逐者眾。其中完成登記參選百里侯者即有七人之多,呈現「七搶一」,三足鼎立態勢,究竟誰能勝出,猶待深入觀察。
由於金門長期實施戰地政務體制,推動地方自治起步明顯緩慢,惟亦因為環境特殊,累積不少特別經驗,更因社會結構丕變,政治生態一變再變,就以行使參政權為例,巾幗不讓鬚眉,過去男主外女主內時代,儼然早已不復存在,每有政府舉辦選舉,不乏女性參與角逐,或因粥少僧多,選風日漸複雜,使得全國唯一乾淨土,難逃淪陷染塵之命運。
所謂「名與利」,就像連體嬰,如影隨形,難割難分,有人主張求名,先名後利。反之,有人夢想「名利雙收」佔有一切。或許此乃人性共同弱點,祇要不悖法、理、情,各取所需,並無不可,畢竟追求崇高理想,實現遠大抱負,乃是多數人共同堅持努力之目標。兩者對比,有志透過選舉,出而達成服務社會大眾者,比比皆是,將金門冠上「賄選島」之名,實也有欠客觀與公正公平。
有云:「選舉一時,名聲一世」。凡以不法手段取得之名利,終將事跡敗露,牢災難逃,遺臭萬年,殷鑑歷歷在目,豈可心存僥倖,鋌而走險,以身試法,自毀前程?如果賄選可以成就名位,何不慷慨扶傾濟貧?週而復始,同樣可以功成名就,受人敬愛,永遠尊為「善人」。面對是非對錯,寧不慎為選擇乎?
隨著選情加溫加熱,為了輸贏打拚,使出混身解數,祇要恪遵法令規範,都能獲得保障支持,惟若踰越「法令」與「分際」,我行我素,不惟「法」所不許,誠非社會大眾所樂見。政府強調「清廉執政」,同時呼籲「乾淨選舉」,選賢與能,但看具體端出牛肉,金酒招牌明亮,可以作為社會福利加碼後盾,也要談談如何將唯一「金雞母」,養得更肥更健康,發揮更大又久經濟效益,讓鄉親增強信心。
每逢選舉到來,諸多蜚短流長,謠言耳語,相互攻訐,爾虞我詐,繪聲繪影,紛紛出籠,甚有對簿公堂情事發生,凡此種種,不惟足以形成「門戶之見」,也亟易引起「姓氏對立」,與其說「此乃選舉期間症候群」,孰可免孰不可免,不如說「想得太近,看得太淺」,俗云:「人無百年紅,花無百日香」,功名利祿,如同糞土,唯有正派經營才有根本。
檢調警政機關聯手,依法積極查察賄選,苦口婆心,不厭其煩,宣導再三,為維護優良選風,伸張公平正義而努力,須知買票賣票都違法,希望大家勇於檢舉,縱使動員幽靈人口投票,都有可能違反選罷法,一旦查獲究辦,將會喪失當選資格,到時難以立足社會,得不償失,後悔莫及。
有位偵辦賄選,名噪一時情治機關首長感慨指出:「賄選即是貪污之開始」,對比所見所聞,正中時弊,發人深省。緣此,真愛家鄉,有心服務,應該各憑真才實學,爭取選民一致支持,乾淨選舉,乾淨落選不可恥,還可理直氣壯,心安理得。反之,非法求得虛名,藉此牟取不法利益,非僅可恥,亦且可鄙。眾口鑠金,終將身敗名裂,一無所有。
眾所週知,天底下沒有白吃之午餐。此語屢試不爽,猶如一首閩南語打油詩所說:「選舉沒撇步,勤行才有路,若要人照顧,打拚有法度」。茲再在此誠摯提醒社會大眾,法律不容挑戰,滌除「賄選島」污名,已然成為大家共同責任,願與大家相互勉勵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