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兩岸的「柏林圍牆」何時倒下﹖

發布日期:
點閱率:736
字型大小:

──從東西德「柏林圍牆倒下」二十年思索金馬冷戰島嶼
就在金馬人民慶祝「一一○七」解嚴、解除戰地政務十七周年後二天,十一月九日,遠在歐洲的德國,十萬人聚集紀念「柏林圍牆倒塌二十年」,規模之大為歷年僅見。各國領袖,包括德國總理莫克與總統柯勒、法國總統沙柯吉、波蘭前總統華勒沙、蘇聯前領導人戈巴契夫等都重回歷史現場,重演當年東德人衝破鐵幕呼吸到第一口自由空氣的歷史記憶;代表美國總統歐巴馬出席紀念活動的國務卿希拉蕊,對照今昔,發表談話時觸及,「促使柏林人推倒圍牆的理由至今仍適用,當時所擁護的自由,今日仍彌足珍貴」,一句話,道盡了告別冷戰,追求和解,迎向民主開放的人類永恆價值。
但就在各國紀念柏林圍牆倒塌二十周年之際,朝鮮半島海域再掀波瀾,兩韓軍隊為一艘闖入的船艦開火互控侵犯領海,也造成了甫獲諾貝爾和平獎的美國總統歐巴馬到訪亞洲、南韓前夕的另一波緊張對峙關係。
號稱世界級冷戰地標的柏林圍牆已倒下,南北韓板門店猶戒備森嚴,國共兩岸的金馬仍處在和戰曖昧結構。用人民的力量推倒政治高牆,「柏林圍牆倒塌二十年」事件,尤足給「冷戰島嶼」中的我們省思、玩味。
「柏林圍牆倒下」那一天的簡要歷史敘述是這樣的: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九日晚,東德共黨政治局委員夏波夫斯基開記者會宣布,將開放限制東德人民出境、旅行的限制,不意他把話說得太快,「我們今天決定,每位東德公民都能穿過檢查哨離境」,透過各國媒體傳播,一發不可收拾,「柏林圍牆倒下了」,無法阻擋的東柏林人連夜湧向全長一百五十公里的圍牆各檢查哨要求出境,人潮愈來愈多,在遲遲未接獲上級指示如何處理的情況下,一名東德軍官自行作主下令開放檢查哨,骨牌效應中,東柏林間的檢查哨一座接著一座放行,上萬東柏林人在尖叫歡呼聲中踏上西柏林。一面面倒下的圍牆,最終促成了兩德統一。
話講太快的共黨政治局委員、未動武阻止攀牆者的守牆衛兵,一連串的「偶然」,促成一個歷史的「必然」?如果從大世局的角度觀看,世界上所有的「分裂國家」,包括東西德、南北越、南北韓及台海兩岸,走到一九八○年代,都面臨了冷戰與和解的思維,中共領導人鄧小平決定「改革開放」,台灣的國府領導者蔣經國宣布解除軍事戒嚴,蘇聯的領袖戈巴契夫提出了「新思維」,東德人民也不斷上街要求改革,衝破邊境限制;柏林圍牆一夕倒下,導致德國統一,東西冷戰結束,也使得蘇聯和東歐共產政權土崩瓦解,說明共產主義終將動搖,冷戰對立終將結束。
從東西德的柏林圍牆倒下,再來觀看同樣處在長期冷戰對峙的海峽兩岸,特別是金門與馬祖,與中國大陸咫尺之隔,每一寸土地也幾遭國共烽火劃過,長處軍事戒嚴、戰備位置與共黨隔海對抗的政軍屬性,使得金、馬常被世人用以和東西德的「柏林圍牆」、南北韓的「板門店」相提並論,甚至被視為世界三大冷戰遺區,美國哈佛大學教授 Michael A‧Szonyi於二○○八年出版的英文著作《冷戰島嶼│金門前線》,即突顯、深化了金門的國際冷戰島嶼地位。當「柏林圍牆」倒下,為冷戰的終結揭開序幕已二十年的今天,看似開放、交流熱絡,處於昇平之境的海峽兩岸,實則仍身陷統獨之爭與飛彈部署的政治、軍事干戈擾攘之中,兩岸統一仍有一段未可知的漫漫長路要走,此際,我們殷切的再次提出,兩岸領導人何妨就以金馬做為一張化解冷戰的小板凳,在此坐下來會談,甚且共同簽訂兩岸和平協議,就讓兩岸的「柏林圍牆」從交戰的金馬開始倒下吧!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