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華僑為金門之母

發布日期:
點閱率:686
字型大小:

素有新加坡船王美稱的僑領張允中,昨日在家屬陪同下循小三通管道返回原鄉金門謁祖,並參與其尊親「張文夏、黃玉燕紀念館」落成,及「財團法人教育基金會」成立等儀典。若從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算起,張允中背井離鄉已經70餘年。他在海外的成就,對故鄉金門的關注,常為人所稱道。昨日他對未來「金門大學」的許諾,則讓人再一次憶起「華僑興學」的美麗故事。
金門這塊土地,承載了太多歷史悲、喜劇,早期經歷過明清之間的堅壁清野與遷界政策,使金門成為空城與廢墟,嗣後又有海寇侵擾,盜賊出沒,讓先民難以安居,1949年國共內戰,更將金廈原本緊密的臍帶連結從此斷裂,並展開長達一甲子的對峙、隔絕。然而,金門卻又是一座文風鼎盛的之島,進士、舉人不勝枚舉。諸多矛盾、衝突糾結在這座小島上,先民不得不遠走南洋謀求發展。近百年來竟也成就了下洋客僑匯興鄉的美談。散落在各自然村的洋樓,以及「集村」式的山后民俗村,都是這段艱苦歲月所留下的印記。而金水國校、古崗學校、睿友學校、浯陽小學等,則見證了華僑興學的歷史。
有關華僑對金門的貢獻,以新加坡為例,根據楊樹清《閩風南渡》一書的記載,早期赴星島經商有成的古崗人董春波,曾大力出資設「金門公學」;古寧頭人李炎涯,熱心教育與公益事業,被當時的僑親稱為「金僑縣長」;而后浦頭人黃良檀公子黃安晃,1914年出任新加坡金門會館總理時,結合湖前人陳芳歲等百餘僑親共倡金門設縣,由此促成了1915年金門正式設立縣治。諸多歷史在在印證了,華僑,確實是金門之母!
先前已多次返鄉的馬來西亞丹斯里拿督斯里楊忠禮,以及新加坡黃祖耀等僑領,他們不但心繫故鄉,更心心念念掛記著金門高等教育的發展,數度捐資挹注,協助國立金門技術學院推展校務。昨日返鄉的船王張允中,也同樣時時關注這座最高學府的發展。
平情而論,金門大學島確實攸關金門未來發展,其中國立金門技術學院的升格、正名為「金門大學」,以及陸生來金、來台等政策更是至關重要,核心中的核心,實有必要結合海內、外一切力量共同促其實現,而華僑的力量更是不容忽視。
金門高等教育的發展策略,誠如金門技術學院校長李金振所言,應從延聘「一流師資」做起,方能進一步教授出「一流學生」,打響「一流學府」的名號。未來該如何結合海內、外金門鄉親的力量,有待相關領導人發揮智慧。
我們欣見大馬丹斯里拿督斯里楊忠禮近年來持續捐資興學,也樂見船王張允中應允將在「關鍵時刻」提供「關鍵協助」。期盼「大學島」夢想能在鄉親共同的關切,僑親的共同支持下,築夢踏實,早日實現;我們也呼籲海外鄉親持續關注故土的發展,除了捐資興學之外,還能返鄉投資,尤其此時正是兩岸春暖花開的關鍵時刻,金門的未來,需要全體鄉親的共同努力,更需要海外僑親的積極參與,讓全球金門鄉親透過故土重新連結在一起,共同參與金門築夢的過程,再一次重現華僑興邦、華僑興學的光輝。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