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除賄選全民以智慧為未來把關
自從中選會決定年底三合一選舉全面辦理,隨著投票日的迫近,三合一選舉越加白熱化,各縣市戮力「打擊黑金、杜絕賄選、防制暴力」,強調支持政府掃黑就是保障自己。對於本縣民眾而言,參與民主政治是項得來不易的經驗,好不容易解除軍管面紗,卻又蒙上賄選之島的陰影,為了地方未來順利發展,為了後代子孫乾淨生活環境,為了澈底洗刷這個惡名,全體民眾有必要全力以赴。
軍管時期,民眾莫不厭倦軍管箝制,十七年前,本縣解除戰地政務而初嚐民主果實,百姓莫不高歌歡呼。各種選舉活動本為民主政治重要的表達方式,莫不以「選賢與能」為依歸。本縣昔日常以文風鼎盛自豪,代表人文生活早已擁有深厚基礎,呈現才俊輩出榮景。選賢與能,方能造福社會,對於民主制度不僅當謹慎實踐,更應詳加珍惜。
本縣民眾戶籍數高達九萬,定居人口未滿五萬,同時,旅外縣籍鄉親人口始終數十倍於定居人口,不論如何,大家都是浯島子民,都有責任維護祖先遺留下來的家園。基於血緣與地緣關係,旅外民眾都會籌組同鄉會,藉以協助金門鄉親,聯落鄉誼,同時對於故鄉發展獻上心力,這種熱愛家園的可貴情操,始終是金門地方發展的原動力,也是台金地區全體鄉親全力維護家園的重要力量。
地方建設以人才為本,金門民眾以關懷與愛心表達對家鄉的支持,積極的參與固然可貴,然而,消極的任由惡質選風逍遙,導致故鄉淪為賄選之島,這是美中不足的事。當下,全國縣籍博士已超越三百餘人,縣府員工之中,碩士學位比例達四分之一強,而全縣軍公教人數佔定居人口幾近十分之一,這些雄厚的力量未能善加發揮,是我們未能革除賄島之名的重要原因。
而眾多戶籍設在本縣,卻定居在台的民眾當中,金門鄉親佔重大比例,聰明的候選人,也將宣傳觸角延伸到台灣各地同鄉會,尋求旅台鄉親支持,邀請返金投下神聖的一票。同時,檢調單位為打擊有心人操弄幽靈人口,對於一些設籍金門人卻住台灣的民眾,也都特別關切其行蹤。當下選情熱絡情況下,這兩件就成為兩極化的選前花絮,也是全民關懷的事情。
賄選文化是種可怕的鴉片,嚴重毒化人心,削弱地方力量,可謂全民公敵。金門鄉親當珍惜這份可貴的民主風範,認清「打擊賄選,人人有責」,我們感謝眾多民眾落籍金門,把她當作自己的家園,疼惜故鄉,當不分彼此,這個島嶼才有希望。台金地區金門民眾齊心關懷故鄉未來發展是我們共同的責任,而全民共同打擊賄選,為家鄉營造乾淨的環境,則是我們的權利,也是義務。
疼惜金門,唯有根除賄選之風,方能洗刷賄島之名,金門才有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