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高粱田也散發濃濃文化味
備受期待的「2009高粱文化節」活動已圓滿落幕。這項由行政院農委會、金門縣政府指導,金城鎮公所、金城鎮民代表會主辦的活動,日前在金門城古地城隍廟埕廣場開幕,並推出「體驗豐收高粱」、「高粱勞作教學」、「高粱掃把製作教學」、「農特產品展售會」及「高粱美食園遊會」、「高粱草人製作比賽」等系列活動,吸引許多民眾共襄盛舉。
此種將在地產業特色與文化創意相結合的活動,最成功的例子莫過於近年來最受矚目的「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該活動曾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A級諮詢團體「國際民俗藝術節協會」(CIOFF)在亞洲唯一邀請認證的藝術節活動。其以演出、展覽、遊戲、交流四大主軸,設計各種與主題相關的活動內容,以突顯「在地文化」、「親子同樂」、「學習交流」、「四海一家」等特色。過去舉辦時曾吸引數十萬遊客並創造驚人的經濟收益,豎立良好口碑,成了宜蘭縣民共同的榮耀與驕傲。
可喜的是近年來金門高粱文化節開啟了產業與文化創意結合的初步嘗試。但如何能達到如「宜蘭童玩節」般成為金門縣民共同認同的活動,是政府與民眾必須共同思考與努力的。今天登場的三合一選舉,金門將產生新的政治力量,所有即將問鼎縣政的候選團隊,是否將文化創意政策列為重要的施政構想至為關鍵,更是選民在投票時應該嚴肅檢驗的項目之一。因為金門除了依靠金酒每年百億的產值外,另一個未來發展的主軸應是文化創意產業(藝術、媒體、設計及數位內容),其所創造的產值一定不亞於高粱酒。因為根據中華經濟研究院統計,2002年台灣文創產值約4353億元,到了2007年,成長至6329億元,平均每年成長7.73%,比台灣同期GDP平均成長率3.7%高一倍。
過去本報在社論中數度呼籲應該以金酒豐厚的營收逐年建立「金門文化創意基金」,讓產業與文化相互扶持,創造更大的價值。亦即透過文創基金的運作,跨領域且穩定地整合推動金門文化基地的建構、文化知識庫的經營及人才智庫的建立:透過基金的支持,將位於金沙鎮的「文化園區」打造成創意文化園區,建構成為金門島嶼的文化基地;透過基金的補助,鼓勵本地與外來個人或團體進行有關金門學術研究與文化創意計畫,形塑文創人才群聚效應;透過基金的挹注,建構具規模的圖書網絡系統,使其成為台灣海峽上至為重要的文化創意知識庫。
就如同馬總統在競選文化政策白皮書所示:唯有將文化提升匯聚成整體國力,台灣才能以小搏大,才能永續經營。同樣地,吾人也可說:「唯有將文化提升匯聚成整體縣政力量,金門才能以小搏大,才能永續經營」。
今天,縣民將以神聖一票決定未來四年縣政的新領導人,選出新一批民意代表,在金門縣議會為鄉親扮演「代議士」角色。如何讓高粱田裡也能散發出濃濃的文化味,得靠所有選民睿智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