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金門活牛銷台的辯證
金門的牛隻自十年前發生牛口蹄疫後,活牛即不准銷往台灣,日前經農委會實地會勘及專家論證後,終於在十二月十五日公告取消金門活牛銷台禁令。這項禁令的取消,可說是對十年來金門防疫努力的肯定,但某台灣平面媒體引述部分酪農業者及專家的看法,認定金門離大陸近,疫病防範不易,萬一金門牛將疫病傳染給台灣牛隻,將會拖垮整個產業,為此還打算號召農戶向農委會提出抗議。
對於這樣的指控,縱使金門縣政府強調:「我們的防疫做得比台灣還好!」連農委會也跳出來掛保證說:「金門的牛籍管理是全國最佳,牛隻輸台安全無慮」,想來亦難以稍釋這些抗爭者的疑慮。曾有人指稱台灣現今是個「理盲又濫情」的社會,想來不假。當我們一切的努力與科學論證都抵不過「想當然爾」的質疑時,真該深切的想想,到底那裡出了錯?
我們能否因金門距離大陸比台灣本島近,就斷定金門走私猖獗、疫病防不勝防?那台灣海岸線比金門長得多,是否亦可合理懷疑台灣是走私之島、疫病淵藪?有位前農委會官員乾脆明講,傳聞「金門牛是到中國吃草」;台灣口蹄疫是O型,中國除了O型,還有亞洲一型、A型,金門活牛進口,恐增加防疫難度,台灣要從口蹄疫疫區除名已是遙遙無期,未來恐還要擔心中國牛的藍舌病等,這些疫病進入台灣是遲早的事等等。對於這樣的指控,除了傻眼外,真不知該辯說些什麼。試問,金門的農戶要如何把大活牛趕到大陸彼岸吃草?或金門農戶為何放著現成的牧草、酒糟不用,硬要從大陸走私牧草進來汙染金門的牛?這樣的立論基調,儼然是一邊一國的進化版│台灣是一國,其他的都是中國!
對於類似這種啼笑皆非的指控還有許多,恕我們不在此一一列舉,汙染讀者們的視聽。但我們要強調,台灣的酪農業者、專家們如若想指控金門沒有防疫的本事,或是中共的同路人,就請先拿出如金門般的「全國最佳」牛籍管理及防疫標準,再為金門量身打造一部「金門農業隔離法」(暫名),再來說三道四不遲。
平情而論,台灣社會目前最大的弊病在於「缺乏誠信,只有自我」。任何事實根據、科學論證,都比不上一次道聽塗說或危言聳聽,如若政府在其間無法擔任起引導輿情、導正視聽的角色,那就可能造成社會結構性的對立,以及漫無止境的抗爭與不安。此前,扁政府是民粹過了頭,完全將專業玩弄於政治的股掌;現在的馬團隊則傲慢到了底,完全不把民意當回事,真遇到強勢的主人,又軟弱的主張「擱置爭議」,如此一來更加大了「造反者」的勢頭,被犧牲的只能是公眾利益。金門活牛輸台抗爭只是冰山一角,更嚴重的是政府若無法有效壓抑「人人爭著當主角、習慣一分為二」的癮頭,長此以往,公務員只要能安穩捧著吃飯的傢伙,就阿彌陀佛了,何來為民興利、苦民所苦?
曾在大陸的文壇網上看過這樣一段話:「不要跟這個社會這個世界講什麼道理;要講道理,你就得讓自己足夠強大。強大到沒有人能夠質疑自己所講的道理。」金門牛可以屈辱的不銷台,但自詡民主法治為最大成就的台灣社會,能否只憑拳頭服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