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圖書環境是邁向大學島的先行指標之一
新的一年,嶄新的行政團隊接手為打造金門縣的未來而努力,令全體縣民有深切的期許。在縣政「國際級觀光休閒島嶼」、「優質養生醫療健康島」、「高級免稅精品購物天堂」、「兩岸高等教育殿堂薈萃的大學島」、「酒香四溢、詩酒並雅的白酒文化島嶼」五大願景中,「兩岸高等教育殿堂薈萃的大學島」實為關心教育與文化等各界人士所殷切期盼的。因為除了經濟、交通與社會福利等建設之外,如何凸顯閩南地區而具備特色與競爭力,高品質的教育與具創意的文化建設至為關鍵。
這些年來,縣政府對文化與教育建設推動不遺餘力,多元書籍出版成績亮眼,文化資產保存工作比起本島亦毫不遜色。最近,文化局演藝廳整建與金門縣藝文中心的規劃設計都顯示政府對於藝文活動的重視。然而,欲邁向教育薈萃的大學島除了國立金門技術學院升格改為國立金門大學之外,還必須更健全所有周邊各項設施與產業的發展,強化生活機能以吸引一流學生與師資恐怕才是。其中,建構完善的圖書環境便是重要的先行指標之一。
身為離島,金門圖書環境的建立本就比台灣來的困難,幸而現有金門技術學院圖書館提供縣民借書閱讀的機會,但這仍嫌不足。另一方面應該強化金門文化局圖書館的角色,不僅在書籍量上的擴充,更應該在管理上更進一步強化專業性。如此,讓金門技術學院圖書館與文化局圖書館成為學術專業與閱讀推廣等圖書環境建構的兩大支柱,進一步健全本縣整體圖書閱讀環境。
此外,高品質的書店亦是另一個形塑閱讀環境的重要因素。重要前些時候,媒體才報導有關台灣本島傳統書店因不敵網路書店而大量消失。據統計,全台三百多個鄉鎮市中,至少有一百廿個鄉鎮,書店已成絕響。以屏東為例,全縣卅三鄉鎮,有廿七鄉找不到一家書店,彰化、宜蘭、高雄等縣,也有過半的鄉鎮再也嗅不到傳統書店飄散的書香。不過,在金門,可說是全縣連一家純賣書的書店都沒有,所有學生與教師都必須倚賴網路書店訂書。其實,實體書店最大好處就是有隨心遊逛,享受自由翻閱的尋寶樂趣。試問連間書店都沒有的環境能讓人願意在閒暇之際繼續留在這島上?沒有辦法吸引人才的環境如何能大談所謂的大學島?因此,如何創造一個優質的環境讓書店在金門的市街出現將是執政團隊必須思考的重要議題。
雖然閱讀環境建構不若機場、碼頭或大橋的興建來的氣勢磅礡與顯而易見,然而這是結結實實的紮根工作。其影響深遠之程度絕不亞於其他動輒上億的公共建設工程。因為建構圖書環境是教育殿堂薈萃大學島的先行指標之一,當指標浮現之際,將是成功邁向大學島的重要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