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打造大學島需鄉親共同參與

發布日期:
點閱率:557

教育部長吳清基上任迄今四個多月,然而攸關金門發展的「陸生來台」政策,相關法案還待立法院審查,是否趕得及今年入學,尚在未定之天。吳清基針對外界的批評則表示,陸生政策並非「操之在我」,教育部會繼續努力。由於「大學島」構想,「金門大學」與開放陸生是築夢踏實的第一步,我們不能單方面等待中央政策,地方上也應該做好包括心理建設在內的一切準備,才能真正藉由大學島夢想的落實,帶動金門起飛。
先前本報曾為文評論,呼籲地方、中央要竭盡一切力量,力爭相關法案在立法院本會期內排上議程並順利通過,萬一此次會期不及排入議程並三讀通過,影響所及將全盤打亂今年九月起招收陸生的規劃,而金門「大學島」的整體發展構想,也勢必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根據「金馬中長期經濟發展規劃」對「大學島」的規劃,金門首要之務是將金門技術學院升格改制為全科大學,作為未來發展的重要基礎。這部分,幾天後的教育部訪視,將會有決定性的影響,目前該校也已傾全力做好一切準備,盼望訪視能夠一次過關,爭取早一天為「金門大學籌備處」掛牌。
另外,先前縣府曾對國內包括技職體系在內的各大專院校進行調查,其中二十所學校表達來金設置分校的意願,其用意主要在靠近「市場」,希望藉此就近招徠陸生,同時也「分食」教育部對金門離島專案核給的招生名額。有關金門技術學院升格為大學,也正是就近善用金門地理區位與高等教育產業的優勢,希望藉此將影響力推進海峽西岸。由此可見,包括大學升格與陸生來金,不僅是涉及某一特定學校的單一事務,而是牽涉金門整體發展的重大事項。
我們認為,金門技術學院升格大學,是金門落實「大學島」構想,也是築夢踏實的第一步,教育部實有責任、有義務在各方面提供最大協助,即將到來的「訪視」,也應以輔導為主,而非前來「揪錯」。有關該校學生宿舍空間不足,教、職員員額不足等問題,以及充實各項軟、硬體所需經費,教育部也應全力協助,不能袖手旁觀,或以「條件說」為前提方才同意升格,否則等同教育部用行政措施限制了金門發展,影響深遠。
除了這些不可「操之在我」的「外在因素」,我們還必須強調,陸生來金可能在文化與生活方面帶來衝擊,金門鄉親務需做好心理準備,舉例而言,包括台科大、朝陽,以及台灣大學等有意招收陸生的學校,已經預先擬妥輔導與應變方案,希望透過校園內的輔導與磨合,降低陸生對整體社會的衝擊,或避免因摩擦所引起的問題。金門由於地理上的「封閉」,其社會型態與文化迥異於台灣,包括鄉親與目前在學的「金生」、「台生」們,是否在心理上已經做好準備,能以開放的態度,對前來求學的陸生們給予尊重,相互欣賞、彼此接納?有意招生的各個學校是否已有輔導方案與應變機制?這些將是陸生來金與「大學島」是否可長可久的關鍵因素之一。
在此必須誠摯向鄉親們提出呼籲,務必認真看待「陸生」議題,在心理上做好準備,以開闊的胸襟、開放的思維來接納這些遠赴異地求學的大陸學子們,在每一個環節上都能扮演好「縣民外交」的重要角色,如此,「大學島」夢想才能由此而借力使力,讓政策發揮加乘效果,讓金門揚名於外,在兩岸的文化與教育產業上闖蕩出名號。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