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面對問題齊力解決問題
歲月匆匆,韶光易逝,當大家揮別紛紛擾擾,幾無寧日的2009年之時,至「盼」2010年能帶來社會祥和、團結進步新希望。
金融海嘯之後,國人莫不期待全球經濟快速復甦,各行各業重振生機,再見昔日榮景。祇是,太多的「政治」語言,太多的「意識」型態,浪費了太多「時間」,也虛耗了大量社會「資源」,致使拚「政治」口水,大過拚「經濟」的生活現實。
顯而易見者,國民兩黨歧見未解,藍綠兩營「對立」形勢並無改善,諸如「大咖」與「小咖」之說,一次「聯誼餐會」因故改期,類此無中生有不關國政之芝麻小事,也會成為藍綠對槓話題。理盲濫情,不知有何意義?對國家人民又有何益?在善良百姓眼裡,都說看累了,聽膩了,有夠令人心煩。在此要問政客們,覆巢之下可有完卵?再鬧下去,力量分散,國家前途在那?
此次「三合一」選舉結果,國民黨失去超級戰區宜蘭縣百里侯,頓時藍營挫敗,綠營大勝之聲不絕於耳,甚而藉由媒體推波助瀾,擴大渲染,直指有此結果,即是藍營政策頻生錯誤,應該反躬自省,必須要向全民道歉。卒使原本單純,不贏則輸地方選舉事務,擾擾攘攘多時,人心隨之浮動不安。
又如新流感疫苗防疫注射問題,自始迄至今日,中央衛生主管機關天天被轟遭嗆,事關全民健康,孰敢掉以輕心?不惟要對疫情發展情況力求全面掌控與通報,在防疫與保健方面,也要盡心竭力,以民為重,做到萬無一失。國光疫苗能在最短期間問世,即時進行宣導施打,自有安定民心,發揮防疫積極功效,但是問題未完未了,一個全民防疫良好政策,又因幾個接種以後出現不同情況反應,事實猶未獲得證實確與注射疫苗具有關連之前,則予搬上檯面作為公開論辯題材,以致引起人心惶惶,接種意願立即大量銳減,倘若因此造成更大不良後果,到時不知誰該負責?是中央衛生主管機關嗎?抑或「只會報憂,而不報喜」、「不作正面宣導,只作負面強調」少數政客?答案是:「民眾買單,全民受害」。
有關衛生保健問題,本可任憑自主,打與不打,需要社會大眾慎為判斷取捨,儘管衛生主管機關在行政措施作為上,並未做到完整無缺。茲此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只會壞事,無助防疫,上上之策,應讓民眾相信專業,增強民眾信心,接種才是正確選擇,須知預防勝於治療,至少疫害可以降到最低。
再以最近政府開放美國牛肉輸台事件而言,諸此涉外貿易問題,不難了解其有必要時空背景因素存在。應是慎之於始,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不致笨到有損國家整體利益與平等互惠原則。然而,一些「黑箱作業」、「有損國格」、「置國人健康於不顧」等等似是而非話題紛紛出籠,導致一樁貿易事件,變成「貿易糾紛」,弄成「政治問題」,進而演成外交風暴,成事不足,得失可見。
就事論事,縱然國安體系在談判過程中考慮與對外說明猶有不週之處,應該接受嚴肅檢討。茲此立法院經已完成審議通過修法程序,至盼藍綠陣營政治人物,立即停止情緒反應,更應「同中化異,共赴國難」,不能再有「作秀第一」,「反對優先」之心態,而該同心協力,槍口一致,將重點放在如何將損害降到最低程度。因為,台美關係必須繼續維持,倘有任何影響,受害不是少數人,而是國家整體利益,不是嗎?
無可諱言,馬政府上台以來,面對百廢待舉,顧此而失彼,從政治經濟、兩岸問題、社會安全、體育交流、衛生保健、而到災害防治、便民利民、施政效能可謂千頭萬緒,無事不被放大檢視,動輒得咎,貶多於褒,整體施政並不平順,亟待舉國上下,精誠團結一齊打拚,大家才有希望。
一年七個月以來,馬政府施政團隊在政策上並未發生重大失誤;反之,在政策推動上,做得不夠「快速」,授人以柄有之,隨著「虎」年到來,虎虎生風,在此殷切期盼馬英九總統今年元旦親撰「盼來興旺」四字吉祥語,成為國人一致努力之目標,心想事成,國家社會,既興又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