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文化藝術館舍建設應有的思維

發布日期:
點閱率:669
字型大小:

在「工程師治縣」的行動主軸下,新任縣長的施政總目標中包括了提昇本縣文化藝術建設之構想,及建構文化創意產業,將規劃興建大型博物館、美術館和演藝中心。的確,金門擁有豐厚的閩南文化,不論是藝術、民俗與有形之建築、聚落、文物等,均堪稱兩岸之核心,應如何規劃合宜的文化、展演空間,將屬於藝術而知性的活動納入,將是金門發展文化與觀光的關鍵之一。
博物館及美術館必然是收藏或藝術品的最佳展場,藉由成功的館舍發揚地方文藝與藏品展示能提昇該地的知名度、增加觀光收益、增進社群生活品質等。然而,必須注意的是硬體的興建與設立相對容易,軟體的籌設與資源的供應卻是館舍是否得以生存的關鍵。以博物館論,它是一「非營利的永久性機構,致力於蒐集、保存、研究、傳播與展示…它開放給社會大眾,完成服務社會,促進社會發展的責任」。即傳統的博物館是立基於服務大眾的性質,從事教育與研究,對文化活動提供平台,增進人民生活品質。
金門已有多座紀念館性質之館舍,如八二三戰史館、古寧頭戰史館、僑鄉文化展示館等,然其僅為一般之紀念與文化館舍,多是靜態之說明與展覽,非定義中之具研究、收藏與積極教育功能之博物館。以金門豐富的文化底蘊理應有機會成立一座具特色的博物館,然而,必須注意的是,博物館的「軟體」才是核心,即「藏品」的類型定義了其發展的方向,而是否具研究、建檔、保存、展覽及詮釋物質證據的能力,是否配置專業人員、具有效的管理與充足的資源,則是其成功與否的基本要件。此外,雖說金門擁有許多大師級的藝術家,然而相同地,美術館之成立亦需有類似的專業條件才能永續發展,否則將僅淪為一般性之收藏館。
以當前負責金門文化藝術工作的文化局而言,因人員配置受限於全縣機關員額不足之影響,空有豐富的文化資源卻苦無足夠人力進行多樣性、深入性的活動辦理,更遑論必須另立專責之專業人員,發展屬於金門特色且成功之博物館、美術館。若思考規劃屬於金門之館舍,應由基礎且長遠之投資做起。其中,人力的培訓是為關鍵,因唯有學有專精且具使命感之人員才能負擔專業館舍之籌設與管理,而本縣要能突破員額限制並爭取專業人員進場籌備,並進行長時間之人員培訓才能為未來的場館負責盡責。要瞭解,專責人員非等同專業人員,否則再淪為一般之「歷史文物館」,空有硬體亦無法發揮應有功能。台北縣近年來成功以縣級博物館發展出「黃金博物館」、「陶瓷博物館」及「十三行博物館」即是各縣市少數成功之案例,其多年籌設所需之經費、專業人員之投入等經驗足堪我們參考。
此外,長期的投資並尋求文化事業可以維繫運作的支持來源,乃是突破公務機構僵化體制的靈活手段。縣府如能參考台南市之台南文化基金會、澳門之澳門基金會成立本縣之「金門文化基金」,妥善運用經費來支持金門的藝術計畫、文化創意計畫、博物館與美術館籌設計畫與人才培育計畫等,透過基金的挹注支持,引進學術機構或專業組織,長期深耕並建置基礎實力,將金門島嶼的文化、藝術特色經由專業團隊協助逐步累積能量,然後才經由合宜的館舍建設呈顯。過去空有硬體的蚊子館殷鑑不遠,新的縣府團隊應思考如是思維。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