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找回醫德﹐落實督導管理制度最重要

發布日期:
點閱率:620

沒有醫德,枉為醫師!沒有愛心,遑談人性!
行政院調漲健保費,政策甫經拍板定案,讓衛生暑長楊志良打消辭意,決定留在行政團隊繼續打拚,卻又爆發高醫前婦產科主任許世政等「假罹癌,真開刀」弊案。對此,楊志良暑長痛心疾首,頻以「可惡」與「恥辱」斥之。且也下定決心,將予停保與重罰,亡羊果可補牢,殺一真能儆百,從此割除醫界毒瘤,未嘗不是好事。
其實,要問許案是個案嗎?十之八九,無人肯信,因為,其來有自,傳說久矣。凡此可從檢調機關以往偵辦「用人頭詐領健保費」得到印證,祇是社會多數善意第三者,對於醫師個人醫德問題,願意予以「包容」與「曲護」,「隱惡」而「揚善」,既為多數人所認同,相沿成習,也就衍生醫界個人醫德問題。
放眼週遭,各行各業,良莠不齊,殊屬難免。諸如「紅包文化」,則曾在醫療體系極盛一時,患者為期獲得更週全醫療品質與服務,心甘情願,出自內心敬重與感激,給些「紅包」,饋贈一些物品,聊表心意,祇要不是強取豪奪,藉機勒索,即是人之常情,無傷大雅。於情於理,反而成為一般人「互動禮數」、「有來有往」,見怪不怪,無可厚非。
許案與此迥然不同,非僅有悖「習醫」初衷,未盡「懸壺濟世」之責任義務,竟而藉由不易得來之醫療專業機會,從事不法A錢圖利,既有前科,也是累犯,國內某大報曾以「衣冠禽獸」為題,在「黑白集」中加以論述,社會更是一片嘩然,詛罵之聲迄今不絕於耳。可謂千夫所指,何異草菅人命,未知還有什麼理由自我辯白?難道不該承受一切法律、行政、道德責任?
習醫之核心價值,在於救人傷病,讓人起死回生。因而,凡是從事醫療行為之醫療人員,格外受人尊崇,術德高超者,更被尊為「華陀再世」或是「活菩薩」,恩同再造,感念終身。拾此,則無任何意義可言。
許某自甘向下沈淪,其「動機」可惡、「心態」可鄙,家財萬貫,猶不知足,政論節目,指責歷歷。詎其大錯特錯將「人命」與其「專業」當兒戲,幸好保險公司見義勇為,予以揭發。否則,不知還有多少健康平民百姓,受害於唯利是圖醫界敗類及其配合演出者手裡。
再說,醫界一向以高知識、高倫理、高技術自我期許、要求與標榜。但是,長期以來,醫療水準與醫療倫理,未見齊頭並進。許世政、楊超然、賴德興、吳國精等人之行徑,居然與詐騙集團勾結,為「人頭病患」開刀,將癌組織摻混在無病檢體中,進行「假罹癌、真開刀」之騙術,所作所為,非但是醫界之恥,可謂殘賊人道,戕害文明。從見健保之財務健全與否?其與醫界倫理水準息息相關,滌濁揚清,非予加強督導與管理不可。
在此必須強調,知恥知病,猶有不足,痛定思痛,決心整頓才是重點。楊志良署長鐵腕行事作風,值得敬佩與肯定。至盼要求健保局與保險業聯手加強防杜措施。同時針對現行醫療督導管理制度,進行深入檢討改革,如果醫療重鎮之自省與自律呼籲可以發揮「振聾發瞶」之效,則全面追蹤考核,可以達成「正本清源」之功。
一粒老鼠屎,攪混了一鍋粥。多數良醫,同樣感到遺憾,而更期待楊署長拿出「獎優汰劣」法則,交出「立竿見影」成效,則全民幸甚、醫界幸甚。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