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發展金門豈容綠建築缺席

發布日期:
點閱率:609

綠建築係指在建築生命週期中;一般係指由建材生產到建築物規劃、設計、施工、使用、管理及拆除之一系列過程,消耗最少地球資源,使用最少能源及製造最少廢棄物的建築物。易言之,所謂綠建築就是生態、節能、減廢、健康的建築。它不但是目前最當令的建築,更是必要的建築。因為綠建築不僅在於減少消耗地球資源、能源,讓使用者得到省電、省水、省錢、健康的實質好處,更可有效預防洪災、改善地球暖化,可謂顧健康、救地球、護荷包三效合一。因此要發展金門,當然不容綠建築缺席。
為什麼要發展金門需要綠建築?因為就目前國內建材來說,大多經過繁複加工,進而使建築成為高汙染、高耗能、高排碳的產物,不但影響人體健康,更助長地球暖化。日前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曾就學理估算出台灣住宅大樓的建材,每平方公尺約排放三百公斤CO2,以每戶卅五坪計算,一戶的排放量達三萬四千公斤,相當一棵喬木四十年的光合作用才能吸收完畢。因此,台灣人必須種五百萬棵喬木(全台約五百萬戶住宅),才能平衡住宅建造初期的排碳量。就此而言,要站在時代尖端;尤其站在環保尖兵上,若金門各項建築還停留在傳統建材上,豈是發展金門之至道?
尤其是,以金門現存之陳腐觀念:漠視林木、草坪之先進觀念,卻錯將水泥作為現代化之建築,以致在從事各種工程時,從蓋房子到大型工程,不僅連帶造成建築基地水泥化,也使週遭之土木、林野水泥化、人工化,更使金門之景觀醜陋不堪,更談不上所謂先進之綠化觀念。因此,若能借助綠建築之規範、獎勵、贊助,結合建築師的專業和創意,排除上述不當現象,例如選擇不西曬的建築座向、採用可回收再利用的建材、各項建築保留三分之一地面綠化、外殼做好遮陽、採光、通風設計,計算合理的空調需求,採用無毒、環保的綠建材作為室內裝潢和家具材料,同時營造室外的綠化空間,打造透水的地表和生物多樣性的環境。如此,金門才有可能站上國際水平上,這才是發展金門之至道,更是金門未來建築之唯一道路。
因此,若認真思考上述問題之所在,也認真認為這是金門建築之要道,則相關單位應立即著手規範相關法令:諸如先期宣導綠建築之各項意義、作法;免費為金門建商辦理綠建築講習、輔導;立法獎勵各項綠建築工程,進而嚴格要求各項公部門之建案必須符合綠建築之規模,以為各界之表率,使綠建築之風氣由上而下,以利帶動之,風行於金門,假以時日,相信綠建築之風水;保護自然環境、追求健康室內環境的「科學風水」,必能成為金門利己也利他之另項特色,這才是真愛金門,發展金門之至道。誠所謂發展金門豈容綠建築缺席!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