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國際文化資產日對金門文化資產的思考

發布日期:
點閱率:753
字型大小:

為配合每年四月十八日的國際文化資產日,文建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於五月七日、八日連續兩日,於該處南部辦公室國際會議廳舉辦「2010年國際文化資產日研討會」。國際文化資產日緣於1982年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屬「國際文化紀念物與史跡委員會」(ICOMOS)所提出,於1983年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2屆總會通過。ICOMOS每年藉由這個特別的日子,在世人所關切文化資產的許多議題面向當中提出主題,以提升大眾對於文化資產多樣性之認識,並重新檢視文化資產保存的困境與生機,並為文化資產的未來發展提出一個遠景。
今年大會主題為「從世界遺產發展趨勢探討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除了讓國人了解世界遺產發展趨勢外,也邀請日方專家介紹推動富士山申遺十餘年,仍舊在持續努力的經驗,探討台灣推動世界遺產潛力點應有哪些積極的具體作為。此外,會中也針對「烏山頭水庫及嘉南大圳」推動申請世界遺產的過程與經驗提出探討。那麼,同樣身為十七處世遺潛力點之一的金門在此時刻應有甚麼思考?
2009年2月18日文建會再度召集「世界遺產推動委員會」,將原「金門島與烈嶼」修正為「金馬戰地文化」。那麼以戰地文化為出發點的潛力點該怎麼推動值得探討。此次研討會中,成功大學建築系傅朝卿教授所發表的「台灣邁向世界遺產的理性之路」值得大家深思。文中最主要的意義在於提醒所有推動世遺潛力點的單位應該調整方式為更理性的思維與過程,同時以下列幾原則:一、以世界遺產的分類來檢驗;二、以世界遺產的標準來評估;三、從世界遺產中同類案例之比較;四、與多數的權益關係人(stakeholder)(包括有個案的所有權人、管理人、當地及區域公部門、當地社區及非營利組織及其他有興趣的單位與團體)對話;五、賦予潛力點文化遺產法定的遺產身分;六、成立由下而上的推動辦公室。
亦即,作為「金馬戰地文化」的潛力點,應該與韓國板門店或是德國柏林等冷戰對峙區域相互比較,尋求其特色與普世性價值。再者,應組一個由縣政府、國家公園、軍方、學術單位與在地團體為主體的「金門世界遺產推動委員會」,作為推動世界遺產的協調與溝通平台,其下再成立執行政策的「世遺辦公室」。如此才能積極解決彼此管轄區內的遺產整合問題,並且展開與多數的權益關係人(stakeholder)互動與對話,凝聚推動成為世遺的共識。同時,思考如何儘速賦予遺產法定遺產的身分。
當然,要進入世界遺產名單終究要面對現階段台灣政治處境嚴峻的困境。不過如果健康衛生或經濟領域都可以經由努力獲致成果,那麼世界遺產的推動與申請應該也值得全民與政府共同努力來達成,而金門各界應該有扮演關鍵角色的視野與決心!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