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白宮」歲月金中人不滅的生命樂章

發布日期:
點閱率:752
字型大小:

「白宮」,曾經象徵金門最高學府、金中學子心中「勤樸弘毅」的不滅記憶樂章,今天風華復現!
二○一○年五月二十日,國立金門高級中學五十九周年校慶暨中正堂修復啟用典禮,今上午八時二十分起,在校長蔡錦杉主持下,展開一系列慶祝活動:中正堂修復啟用典禮、校慶大會及傑出校友頒獎、校慶餐會、校慶音樂會、藝術與人文教學成果校際聯合展演。
在砲火中建校,走過五十九周年、行將邁入一甲子的金門高中,這一回校慶,最受到矚目的,自是人稱「白宮」的學校「中正堂」大禮堂歷史建築的修復啟用,以及頒發新任金門縣長的李沃士等二十九人為傑出校友,建築與人才相互輝映,傳頌著一所學府、一座島鄉代代相傳、生生不息的教育史。
首先,讓我們再來回溯金門中學的一段建校史。
金門中學創建於一九五一年、民國四十年秋,係由金中、金東兩所私立初級中學合併而成,位於後浦城西門境外「中正堂」現址,初僅設初中八班、高中一班、簡師科一班,學生總數三百八十九人,首任校長傅亢,接續由許績銓、李鶴皋接任。一九五四年九月,共軍對金門發動「九三砲戰」,砲擊目標顯著的「中正堂」,有三名教師、一名學生被炸身亡,乃於翌年三月遷校陳坑村陳景蘭洋樓,林作梅、易希鎬先後任陳坑時期的校長。一九五八年八月,金門「八二三砲戰」爆發,海峽情勢緊張,政府顧及師生安全,而於是年十月,將全校九百二十一名學生,全數疏遷台灣,分別借讀台灣各省立中學,羅志超兼任校長。砲戰後,一九六○年八月,金門戰地政務委員會任命姜漢卿籌備金中在「中正堂」復校,九月開始招生,復校後的校長,經歷了姜漢卿、賴淮、戴華、蔡世炎、盧錫銘等,一九八一年八月一日,金門高中附設職業部獨立設校為金門高級農工職業學校;一九八四年七月一日,福建省立金門高級中學改隸國立,校長再歷王添富、李光明、李世峰及現任的蔡錦杉等。
接著,我們再來檢索「中正堂」的一段歷史。
《金門華僑志》載「抗日勝利後,旅宿務僑領林策勳首倡捐款復興金門中學建新校舍,邑僑均熱烈響應,捐校舍四棟,林克凱獨捐大禮堂一座,為紀念其先人,因此名「鈞齡堂」,書藝家吳鼎仁二○○六年八月為文〈中正堂(鈞齡堂)〉進一步說明「林克凱在菲南經營米廠致富,金門高中大禮堂是他個人出錢蓋的,所以他用父親林長庚(字鈞齡)之名命名『鈞齡堂』,希望有一天中正堂能夠正名,堂上再加懸林鈞齡夫婦、林克凱油畫或塑像及行誼,恢弘歷史本色」。
從華僑捐資興學,金門中學走過的路,歷「中正堂」、九三砲戰遷校陳坑陳景蘭洋樓,八二三砲戰流亡學生寄讀台灣各省中,烽火局勢緩和後回金門復校。這所學府所存在的歲月,也緊緊扣合著流離時代的血脈、金門島鄉的風雲幻變,飽經苦難,依然未被擊倒,昂揚奮進的校史,正是校訓「勤樸弘毅」所揭櫫的教育精神,也如校歌中「青年英雋,勵志金中,德智體群,我學所宗,肩起時代的使命,不畏艱難任重」所傳唱的教育價值。
自「中正堂」立基的金門高中,半世紀來畢業的學子,以數萬計,這些人中多成了參與推動金門當代社會進步的活力,歷五屆選出的一百四十一位傑出校友中,有在政界表現耀眼者,如福建省主席顏忠誠、金門縣長李清正、李炷烽、李沃士;有在企業表現卓越者,如曾任鴻海集團法務長的周延鵬,擔任台灣松下總經理的陳世昌、友旺科技董事長的歐陽自坤;有在學術、藝文領域散發光芒者,如今年選出的李仕德、洪春棋、陳慶瀚、石曉楓、呂坤和,也有在各行業傑出的女性校友,如育達高中董事長蘇星輝、藝人胡晴雯,曾任小學校長的陳麗玉、縣府一級主管李秀荷、二級主管葉媚媚、醫師李月娥及金門日報社長黃雅芬等。
創校五十九周年,「白宮」中正堂修復啟用風華再現,五二○,金中人回母校的大日子,讓我們重新喚回「白宮」記憶,共同記住一段歷史、一座島鄉、一所學府,齊祝金門高中,生日快樂!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