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晶過境之後應有的省思
日前福建省長黃小晶率團來台,不但主持「萬名福建鄉親台灣鄉村遊」的首發團歡迎儀式;這也是大陸旅遊團長時間避開南部行程後,首次跨越濁水溪的南下鄉村遊,更出席大甲媽祖一千零五十年的誕辰紀念活動。根據中共國台辦發言人范麗青的說法,黃小晶此行的目的是「探親、訪友、做生意」。且為了配合這個主軸,黃小晶此行除了與台灣的福建鄉親會面外,還要探訪已在廈門設廠的台灣企業,也會到南投參加兩岸鄉鎮交流大會,並且出席小吃品嚐會,另外還要與中興大學學生進行交流座談。整個行程用一句話來表示,那就是「走親訪友做生意」。
好一個「走親訪友做生意」!自兩岸關係改善以來,兩岸交流熱絡,大陸省部級官員到訪台灣的人數愈來愈多,級別愈來愈高。尤者,福建與我們金門僅有一水之隔,較之台灣更有其地理、人文之密切性,是台灣所不能取代,尤其是在政治意念上,更是台灣所不能代替。而今,面對地理上、人文上最接近的大陸領導階層「走親訪友做生意」,我們金門豈能落後於途呢?又怎能無視於黃小晶之台灣行呢?所幸!黃小晶在台灣「走親訪友做生意」後,於金門循小三通模式返回大陸,且在緊湊金門過境行程中,特地拜訪金酒等相關單位,但總掩住過境之實質意義,頗值吾人深思。
在此兩岸關係急遽變化之時,在此金門百廢待舉之際,在此大陸正積極推海西計畫之日,由市場機能來言,中共當局也希望加強閩台兩地經貿合作與互補關係,建立起一個海峽經濟區。所以黃小晶此行,除「探親訪友做生意」,也率領一些有意願赴台投資的福建省企業家來台考察,希望透過雙方企業的相互投資,帶動陸企投資台灣的風潮,同時將借機推動海西經濟區發展與投資。因此,別忘了在名稱上,在地理上尚有一個與福建關係密切的地區│「福建省金門縣」更待開發,更待發展。然而,面對黃小晶對金門機場建設不足之直言,我們如何?又何顏爭取商機?
職是之故,我們期待縣府團隊,應針對大環境之遽變,立即做好基礎工程,諸如土地重劃、水電建設、交通規劃、市鎮重建、景觀更新、服務理念重建等,進而針對金門先天特色、後天資源,廣結各界人才,尤其是人才方面,應效法新加坡成功作法,向全球廣徵人才,我們雖不致如新加坡一樣向全球徵人;因為我們也沒這個條件,但至少應做到發掘人才決不可再侷限於金門人,而是廣及於台、澎、金、馬之人才,規劃出金門未來遠景,進而向各界爭取商機,當然正如本文一再重述的,地理人文上最密切之福建省,當然是首選之域。尤其是在此海西工程如火如荼之際,我們怎能落後於人呢?但別忘了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
所謂商場如戰場,商機稍縱即逝,因此在此各地方政府無不卯勁爭取商機之際,能否出線,端在自身之條件是否達到要求,是以如何以劍及履及之拚勁,做好金門之基礎工程以爭商機,毋寧是此次黃小晶過境金門之後最大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