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投資金門航向夢想﹗

發布日期:
點閱率:606

首件陸資來台投資觀光旅館業!投審會日前通過廈門華天港澳臺商購物有限公司,申請新台幣五千零七十六萬元,設立金門延銘有限公司,打算在金門設置休閒渡假村與國際購物中心,這不僅是首件陸資投資觀光旅館業的個案,更是金門首件陸資投資案。
金門近年來招商引資的腳步頗為積極,但實際在金門落戶的企業畢竟有限。此或囿於大環境的嚴苛,實則源於金門的投資條件還有待加強。我們憑什麼吸引外資加碼金門?就跟金門憑什麼和其他離島縣市,甚至台灣本島縣市比拚一樣,應先找到切確的答案、必勝的信心,投資人才可能聚焦金門、投資金門。
這幾年來,訪查金門的外商不絕於途,但金門的競爭力究竟何在,卻很難說明白。最近,最受矚目的投資案,當屬台開公司預計在機場外側投資近三十七億元的工商休閒園區,此案預計將創造一千五百個就業機會,更計畫將免稅街一併引進。我們應當理解免稅是金門重要的競爭利基所在,為此,縣府已責成金酒公司搭建免稅入門平臺,期讓金門的地方產業有更便利的發展舞臺,然而,我們以為單是如此,仍舊是不夠的。免稅產業有其經營的KNOW-HOW在,所謂「隔行如隔山」,單以金酒目前的編制人力及專業是遠遠不及的,金酒若不圖思與國內的免稅業者進行策略聯盟,便要花更多的成本在免稅事業的起步上,如此是否將影響本業的發展或資金調度,則又是另一個問題。總而言之,金門若定調以發展免稅島為願,自應早思圖謀,及早因應,以免徒喪先機,落入空轉的境地。
經常往返兩岸的朋友們當會理解,相較於大陸的建設進程及施政魄力,我們總是「說得太多,卻做得太少」。願景的存在,當是愉快經驗與想法的自我實現。馬總統強調,兩岸現在是異中求同,慢慢往前走;而胡總書記則說,只要是對台灣同胞有利的,就大膽去做。此或源於體制的迥異,卻也十足表明兩岸對於交流決策的積極度。當平潭島已經成為兩岸先試先行的綜合實驗區,跨海大橋一條接著一條建設時,僅止於大小金門間的金門大橋卻猶留於紙上談兵。如若金門不能在體制及地位上有突破,不要說競爭力,恐怕連身為廈門後花園的資格都沒有。還記得霧鎖金門兩日後,機場的混亂,以及對金門形象的戕害吧,如若一任頭痛醫頭,腳痛治腳,金門的未來又豈只是停滯而已?
對於所有落足金門的外資我們咸表歡迎,但歡迎之餘,必須積累更多的信心及底氣。良好的投資環境絕不只是嘴上說說,或是有多大的獎勵投資誘因而定,而是要讓投資人看得到未來,嗅得到夢想。未來隨著簽署ECFA後,陸資來台投資金額可望逐步向上提升,金門準備以何種姿態招商引資,又以如何的同理心去搭建必要的配合條件,要先能說服自己。
名著《小王子》一書裡提到:如果你要讓一個人去造一艘船,不是告訴他要先去蒐集木頭,再如何捆木頭、敲鐵釘,而是要去引發他對海洋的渴望。引發投資人對金門未來的渴望及夢想,才最重要的。願景,就擺在那裡,而我們,必須對金門的未來人生,有更多階段性的努力及期待;就像造船者一樣,我們指望的不是一艘華麗的船,而是從不失去對廣袤海洋的渴望!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