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島嶼公民以身為金門人為榮

發布日期:
點閱率:552

對於一個國家或城市而言,明確定位與永續發展始終是歷任掌舵著施政目標,好公僕可以讓施政目標早日實現,好市民則可以左右這個目標前進的方向,台北、高雄是如此,金門亦不例外。解嚴以來,金門戮力邁向未來發展,民眾自我要求成為島鄉不可忽視的一員,與期待縣府團隊能夠開拓新局同樣的重要。
金門要成為一個驕傲的城市,需要明確定位與發展目標,更需要自我定位明確與生活有目標的公民。掌舵者是城市的心臟,公部門是生理組織網路,而民眾則是城市體內重要的血液,唯有人人熟知並力行「個人、公僕與整座島嶼當形成密不可分的共同體」,金門才能穩固基業,永續經營。
兩岸解嚴開放,政治環境與經濟效應相互拉扯牽引,各縣市各憑本事向前發展,金門因地理環境等先天條件限制,總是期待藉由外力使力,突破現實發展困境。金廈首航之後,各地民眾在此進進出出,不時創造短暫的人潮,再加上民眾有遷徙自由,以及金門優渥的福利條件吸引下,致令眾多人口爭相落籍或定居金門,戶籍人口數儼然將突破十萬大關。
城市的活力並非取決於蜻蜓點水般的短暫人潮,對她毫無情感的民眾宛若幽靈人口,與其發展目標既無關聯,更不會關懷。城市和人一樣,總是期待有人對她好,當這個城市有情感、懂尊重的人越多,城市的生命力越強,當這個城市有自信、負責任的人越多,城市的競爭力越盛。民心如水,可以行舟,好公民是城市的活水,足以醞釀強勁動力,瞬間啟動城市發展的引擎,同時支持並鼓舞著好公僕們前進。
一個島嶼需要定位,現代城市公民更需要定位,金門島需要怎樣的市民,與她前進目標和發展視野息息相關。有些人愛金門,始終以利益為導向,有些人愛金門,則是出於真誠的疼惜。金門先民大都由漳泉等地而來,遷移順序雖有先後差別,疼惜鄉土的情誼卻是不分先後。金門人溫和純樸,常不知不覺成為時代的順民,現在則當好好疼惜家園,擔負起城市生命體內的血液角色,全民自我厚實力量,時時刻刻將金門擺在心房要地,並自許成為營衛家鄉的精兵。
金門為邁向未來,公僕們常藉由招商引資打拓新局,期能藉由富足的財政帶引經濟發展。然而,豐沛的鄉誼也可打開新局,這股力量正藏在歷史銀行裡等待聰明的施政者取用。就金門而言,島居的五萬人口是股力量,九萬戶籍人口也是一股力量,海內外百來萬的金門子弟更是一股力量,數位世代裡,再加上各地千萬個關懷金門的子民,則能形成一股沛然不能擋的強大力量,都是鄉誼金庫頗重的本金,而開取金庫的鑰匙,正是一個疼惜島鄉的金門人定位,祇要人人愛金門,同心為家鄉,發揮城市體內心血液般力量,則能為金門開創出無限的可能。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