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以園冶意念建構金門新社區

發布日期:
點閱率:538

之前本報曾以「重新造鎮以建金門」為題指出,要發展金門,理應立即造鎮以建金門,並強調成功的新市鎮,都有其成功必要條件,那就是必須要有便捷的交通系統、廣闊的公園、優質的學校、現代化的市場及購物中心、餐廳、遊樂場,以及圖書館,甚至教堂、殯儀館、墓園等等,都是「造鎮」計畫中,必須考量與計畫的項目。此中之案例可以日本鐵道公司為例,他們鋪設鐵道之後,就在每個站區規畫新市鎮,新市鎮除了通勤軌道之外,還有商場、學校、托兒所,使得所有移民至此的新居民,在生活上得以無後顧之憂。披露以來,深得鄉親支持呼應,但是對鎮內各建物之意念卻大有不解,是以我們且就此議題申論之,那就是新市鎮內之各建物,應以園冶之意念來規劃之!
「園冶獎不只是頒一個獎,更是來自民間的建築運動!」推廣多年的《園冶》建築獎,不但對改善市容、營造社區空間有重大影響,更為近年來國際媒體對台灣最為深刻的報導之一,允為向以觀光自豪、卻是落後水泥建築的金門為鏡;期待有朝一日,金門自公部門乃至私人住宅,皆能以園冶意念來看待建案、住宅、公司行號等工程,方有可能使金門脫離吹噓自引的困境。是以我們敢以媒體建言之責,特別披文呼籲「以園冶意念建構金門新社區」,希冀為金門指引出一條至道來。
眾所週知,《園冶》本是我國明朝一本有關園林造景的書,該書是世界造園學最早、且有系統的一本專著。就目前資料所示,我國庭園發展,可上溯至黃帝的玄圃,當時僅為風景優美的舂山湖畔,種植蔬果花卉,而為飛鳥百獸聚集之處;周文王的靈囿,也不過是挖池築台、豢養禽獸的地方;漢朝才出現大規模的造園,上林苑已有聚土為山、銅龍吐水、珍禽異獸、奇樹異草等景緻,同時其他私園亦出現構石假山、激流水柱,中國園林的雛型已趨於完整。然而系統性的園林論著至明代才算出現,此時園林疊石之風盛行,裝折、鋪地等工程水準日益提高,計成等專業造園家也開始出現。中國園林在世界造景的地位甚高,可惜有系統的論著不多,全憑匠人口授心得,與文人的自我體會,《園冶》一書是難得的一本經典。且其中見解卻如今日的造園觀念與技術不謀而合。
而在台灣推行多年之園冶建築景觀獎之意念,即是藉「園冶」之名,希望建築業界擷取其中奧妙之處,興建具有特色的建築產品,喚起業界重視建築景觀設計,並於參與評審的過程中達到觀摩、承傳及成長的效果。就其中之意念觀之,不管是集合式大樓、透天住宅等,其評鑑標的無非是:中庭景觀、綠地規劃、人文意念等。因此,我們願再度呼籲,在此生活即生命之時代,相關單位應以新世代之美學意念規劃新市鎮內之建案,且應以此生活美學重建金門,則金門才有重生之日!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