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洽公滿意度是提高服務業水準的起步
近日赴縣政府所屬單位洽公時,常發現有金門技術學院大學生出現在洽公場所,對民眾進行「洽公滿意度」調查,這些學生與過去隨機問卷調查的訪員略有不同,從證件配戴、服裝儀容、談吐內容與訪談技術,似乎是受過社會科學專業訪員訓練,令人耳目一新,頗具專業水準,原以為是台灣專業民調公司所為,後來才知道是縣政府研考室正針對縣民洽公滿意度進行調查。在此我們要肯定縣政府重視民眾洽公服務滿意度的表現,因為,這無疑是提高金門公私營服務業水準的重要起步。
首先,金門向來標榜觀光立縣,觀光休閒服務產業首重服務品質,而高服務品質必須建立在「顧客導向」的文化基礎上,惟過去軍管時期金門民眾大都屬「軍人服務業」,因阿兵哥機械式作息方式,其獨特消費特性與交易型態有利於賣方市場,久而久之,「以顧客為導向」的服務業文化並未能在金門生根。相反地,店一開門顧客就一定上門消費的時代早已過去,「軍人服務業」產值也已大幅銳減,取而代之的是有品味,且兼具高度議價能力的國內外觀光客,也宣告買方市場主導、消費服務時代來臨。縣府此時力求簡政便民,重視服務績效,重視縣民洽公滿意度,正是帶動民間重視服務品質的具體行動,殊值嘉許。
金門離島戶籍人口不足10萬(常住人口約5萬),工商業除金酒公司一枝獨秀,其餘私領域企業與民間社會尚處萌芽階段,以致「民眾辦事」皆以「洽公」為主,而「洽公」的領域與範圍,除少部分與中央部會駐金單位有關外,大部分皆與金門縣政府所屬機關有關,因此民眾對「洽公滿意度」與機關首長的「施政滿意度」雖有不同,但其「洽公滿意度」與認知印象,仍會影響縣政團隊評價偏好。
建立「顧客導向」、「績效管理」的現代化便民政府,確實能有效解決民眾洽公所帶來的困擾與不便,增進民眾洽公服務品質,提昇民眾洽公滿意度。政府制訂政策固然要符合民意,在執行政策的具體服務便民措施,包括:公務人員服務態度、對政策熟悉程度,以及各項硬體設施與軟體服務品質是否相配合,民眾們臨櫃洽公的實際體驗,其需求與期待是否被滿足,直接關係著對政府施政的「第一手」評價,對執政團隊施政的「口碑」好壞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更重要是,近年來金門外部環境變遷快速,兩岸關係合作形勢日趨強化,金門的定位發展亦快速展開,為建立符合時代進步與民意要求的服務性政府,政府必須高度敏感地掌握民意脈動,不斷將民眾需求的轉變,階段性納入簡政便民的具體措施,以金門離島特殊條件而言,甚至有條件對民眾特殊需求進行客製化(customization)專業服務,例如台北市政府的1999市民熱線就是最好的例證。
有了高品質的政府服務績效,也才能帶動民間服務業服務水平向上提升,例如,縣政府要打造金門成為一個精緻購物免稅島,設立免稅精品商店,如果我們的服務業還是停留在「軍人服務業」的階段,沒有「顧客導向」服務技術與價值觀,就算引進國際名牌的精品,透過免稅優惠環境來行銷,金門要吸引精品族跨海來金消費,缺乏以客為尊的精緻細膩文化,還是非常不容易成功的。
我們欣見縣府帶頭示範,相信這份調查完成後,縣府團隊將對各機關單位的服務水平了然於胸,期盼下一階段能再進一步強化簡政便民,並持續辦理此類調查,關注、追蹤各單位改善情形及民意動向,如此,不僅是全民之福,也是推動縣政繼續向上提升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