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發布日期:
點閱率:603

──兼談「高民調」與「光榮感」
最近地區喜訊頻傳,熱鬧滾滾,過去有之,今年有增無減,象徵著大家都在努力,明顯而有進步。
聯合報系民調中心進行全國二十五位縣市施政表現調查結果出爐,李沃士縣長施政滿意度民調高達百分之五十三。又曾針對全國二十五縣市民眾進行電話調查發現,各縣市民眾之光榮感,由宜蘭縣與金門縣拔得頭籌。國防部高華柱部長,慨允調派軍機後送金門重大緊急傷病患者赴台就醫,有求必應,令人感心。而縣府頃自六月一日起,擴大為民服務層面,繼於榮總設置鄉親服務台之後,也將於台大、長庚及三軍總醫院,派遣專人幫助民眾解決各種疑難雜症,念茲在茲,付諸行動。此外,經濟部審查通過,核准陸資前進離島投資設廠申請乙案,凡此有助安定社會,帶動地區經濟繁榮,鄉親齊聲叫好。
李沃士縣長上任剛滿五個月,首次通過民意檢驗,能有高標民調,自非偶然,坐享其成,而是交出政績,讓鄉親感受得到。福建省主席薛承泰就曾公開稱許,並有選民自認選對人,也有選民推崇李沃士縣長做對事。個人與團隊努力表現,受到重視肯定。
平心而論,金門不斷在蛻變與進步,過去長期擁有「福利縣」、「快樂島」之美譽,自然也是共同付出心力之結晶,從而贏得各方禮讚。而「光榮感」之「封號」,源自公信機關民意調查,並非自創,正是金門鄉親共同之榮耀,誠然得來不易,彌足珍貴。因為,金門傲人之處,不在社會福利好,而是金門之歷史、文化與扭轉國家乾坤之貢獻。
當茲榮耀與喜訊頻傳之際,也是公僕責任加重之時,尤以庶政龐雜,多若牛毛,民意需求,水漲船高,儘管為民服務工作,力求面面俱到,已在「速度、深度、廣度」方面下工夫,畢竟任重道遠,一人難竟全功。何況,未來只許向前,不許後退,緣此,還須併肩齊步,持續打拚與努力。
再以今年地區舉辦「浯島邑主城隍遷治330週年紀念」遶境巡安活動,曾經榮獲馬英九總統來電祝賀,訊息經由媒體即時報導,可謂「神人共榮」。又全國26尊城隍爺首度來金交會,場面壯觀浩大,人潮猶如潮湧,盛況可謂空前。參與遶境遊行人數,估計超過萬眾,創下有史以來人潮最多紀錄,而大家用心投入與經營,使得整個活動過程,在平順、熱鬧情形下,圓滿結束收場,為金門寫下歷史新頁,也為金門打響知名度,更有「老外」慕名而至,兩岸三地同胞與海外僑親,紛紛分別組團來金參與盛會,也為地區發展觀光事業,帶來很大契機。
或許有人認為,有錢好辦事。然而,金錢萬能,無錢萬萬不能。再者,「人」是萬物之靈,一切主宰在「人」,換言之,舉辦任何活動,尤其不能沒有經費,欲期帶動發展地區觀光事業,亦復如此。貴在有「人」提出週詳宏觀完整工作計劃與預算,使之密切結合,發揮高度效果。
此次四月十二日大型活動,其間籌備與計劃、督導與執行,全程一貫,鉅細靡遺,全面動員徹底,眾志成城,尤以林務所巧思與創意淋漓盡致。各機關學校及鄉鎮村里推出活動節目,也都新穎而有特色,由始至終,高潮迭起,在在展現金門鄉親對於弘揚島嶼歷史文化,民俗傳承工作,具有強烈責任心與榮譽感。
茲此縣議會定期大會開議之際,長達一個月會期,綜觀民意需求,不外兩大重點,也即縣政要有「績效」,金門未來要有「發展」,政績需要民意支持鼓勵,發展則需合成心力,相輔相成,但願好要更好,再創佳績。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