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重振金門唯賴人才

發布日期:
點閱率:531

為擺脫大陸改革開放前30年來,一直以低廉勞動力為優勢的生產模式,大陸國務院月前公布「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希望透過內部培育及外部引進等方式,培養出各類高階人才加快中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希望至2020年,能讓中國「進入世界人才強國行列,為在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奠定人才基礎」。為了具體有效,更明文將所謂的「人才」定義為:「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或專門技能,進行創造性勞動並對社會作出貢獻的人,是人力資源中能力和素質較高的勞動者。」人民日報更以社論方式指出,中國已進入改革發展的關鍵階段,推動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都必須加快推進人才隊伍建設,以逐步實現中國由人力資源大國邁向人才強國的轉變。
看了這份新聞,再回頭看一下之前新加坡來台高薪為新加坡政府徵才之新聞,我們是否認真思考過在這後資訊時代裡,除人才又有什麼資源足以興邦安國的呢?又有什麼資源可以使人民生活於高所得、有品味之環境中呢?若有此認知後則相信所有真正愛護金門之鄉親應該不會否認這條定律:那就是重振金門唯賴人才;而人才則應放眼於世界!
到底人才的定義是什麼?言人人殊,除本文所提到外,其實之前澳洲政府有鑑於本世紀經貿、資訊、文化等競爭力將極度「爆炸」,為了培育人才,也曾研發出一套人才標準,我們或許可做參考,那就是所謂的人才必須具有下列能力:蒐集、分析、組織資訊的能力。表達想法與分享資訊的能力。規劃與組織活動的能力。團隊合作的能力。應用數學概念與技巧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應用科技的能力。也因此,開發中國家若要晉身於先進之林,則其最好的捷徑就是從公部門開始,也就是說政府公務人員應以此來要求及訓練;新加坡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對金門言,何嘗不應如此呢?
  或以為上述條件太苛,然就因金門長期以來處於「邊陲」,人才欠缺,因此對於政風、效率、風俗之轉移改善,及縱橫捭闔於全球化之時代中,唯人才不為功。但是更重要的是,從先進國家例子,人才絕不可能從本土產生,而是放眼於世界,切記!唯有放眼於全球,你的格局才有全球。因此,我們以為處此世紀之初,處此整個世界已全球化之世紀,當全世界各國莫不為生民競力之時,台灣卻陷於政黨之爭不停,更可以說,設若一朝有變,對長期處於邊陲位置之金門而言,台灣即使有心,亦恐鞭長莫及。因此金門若不早日轉型成功,失卻先機,勢將淪為任人擺佈之棋子,而如何轉型成功呢?端在人才!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