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門打開阮顧厝「ECFA」利多於弊

發布日期:
點閱率:545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頃在重慶正式完成簽署,不惟代表著兩岸關係緩和,雙方推動經貿正常化跨出一大步,更是劃時代關鍵歷史性事件,意義非凡,影響既深且遠。
馬英九吃了秤砣鐵了心,其對已經完成簽署「ECFA」,因應後EOFA新情勢,態度認真,充滿自信,因而曾就預期效益公開表示:ECFA將快速顯現,其中中小企業是重要之獲益者,近二萬三千家中小企業受惠,嘉惠四十二萬勞工,內含五百卅九項貨品及十一項服務業之早收清單,將可享受彼岸先開放市場之好處。換言之,兩岸經濟合作協議,將啟動台灣九年前加入世貿組織以來最大規模之經濟改革工程,對台灣經濟發展助益非同小可。
隨著地球轉動,國際局勢瞬息萬變,凡兩年來,馬政府面臨國際經濟低迷,跌到谷底之衝擊,惟能勇敢接受挑戰,並與國人共同打拚,終於渡過難關,茲此全球經濟逐漸復甦,大有起色之際,欣見兩岸經濟協議於焉完成,不惟已有大型廠商起念回流,且有外商有意前來國內投資,顯見台灣整體經濟環境大為改善,與日俱進,凡此不是宣傳,而是經濟成績有成,許多數字會說話。
無可否認,人有好歹,事有對錯,值此民主時代,任何人都有言論自由,祇要法無明文禁止,允許提出個人主張與要求,政府推動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自始藍綠對立,口水氾濫,爭執不休,幾無日間。甚有少數政客妄指執政者傾中賣台,造謠惑眾,畫黑擦白,鼓動民眾走上街頭,意圖藉此破壞阻止政府施政良策,結果呢?旁觀者清,反對者只是少數而已,證諸政府施政方向,符合國計民生需求,同時贏得包括美國與日本在內的國家,一致表示樂見如此發展結果。
有人說:「最好的宣傳,拿出最好經濟成績來。」對此,或許政府施政團隊,伊始未能在宣傳工作上做到盡善盡美,然而未曾改變走出去,以求經濟發展施政主軸,少數政客見縫插針,遇洞灌水,進行攻訐詆毀之藉口,其實,真金不怕火煉,是非不容顛倒,預見未來兩岸經濟合作正常化,互利互惠效果,國人必然感受得到,到時政客一切伎倆,也將不攻自破。
民進黨從全力杯葛ECFA,未遂所願,難以為繼,茲又將焦點轉移到公投,甚至正在綿密盤算,要求國會實質審查,終其目的,旨在藉由焦土戰術,否決兩岸簽此協議,此舉非僅依法有所不合,相信亦非國人所樂見,有位國際知名法學教授則曾以「立法院如何審『ECFA』為題」,撰文表示看法指出:「多邊條約可以保留,雙邊協議不能改。」就法言法,言之有據,何況依據大法官會議三二九號解釋,僅言兩岸協議不是條約,但並未說兩岸協議不能用全案表決必須逐條審查,只因為沒有「條約」字樣,就不能比照條約採取全案表決。可謂立論「擲地有聲」,值得部分懷有「政治野心」人士反躬自省。
看來朝野意見不同,反對有理,在此要問少數政客心中可有國家與人民,難道忘了,為了一己之私,置國家生存與發展,人民幸福快樂於不顧,真能得到民心嗎?
再說:ECFA只是枝節,但是兩岸幾次江陳會談與所完成簽署之協議,都為雙方帶來互利互惠之基礎,諸如兩岸海空直航,在兩岸經貿交流過程中,正如行政院陸委會文宣廣告所說:「門打開,阮顧厝,中華民國主權沒損害,只有更加鞏固」,也因門打開,使得航空界業者,轉虧為盈,大發利基,隨著ECFA完成簽署,利多不在話下,不知少數政客,何以一再編造數字,製造恐慌?所謂「早損清單公佈,首波衝擊十五萬人就業」、「WTO規範,十年內需達到九成以上零關稅開放,屆時產業都守不住」,凡此皆與政府說明事實不符,有誰能夠信服?
別再鬧了,有國才有家,至盼朝野秉持「異中求同,同中化異」之精神,冷靜理性,解決爭議,讓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早日完成立法程序,共同守護台灣經濟主題性,國家幸甚,人民幸甚!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