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配套﹑台生優先」迎接陸生來金就學
立法院臨時會於日前通過陸生三法修正案,在「限量、限校、限領域」前提下承認大陸學歷,並開放中國大陸學生來台就讀大專院校,第一年招收兩千人。在教育部規劃下,國立大學招收碩、博士班、私立大學招收學士班學生。比較特別的是離島學校因其環境之特殊性,可以專案申請招生,不佔用本島員額。
不過,對於陸生來台一案,國內有不同主張。反對黨憂慮來台陸生取得學歷後可能加劇我國青年就業競爭,而提出「三限六不」入法要求。對此疑慮,政府多次公開表示將以「三限六不」來防堵可能問題。經過多次折衝妥協後,以「一限二不」入法通過。所謂的「一限二不」指的是「限制承認大陸醫事學歷」,「陸生不得報考與國家安全機密相關系所」,「大陸人民除非在台定居設籍並取得中華民國國民身分,不得持大陸學歷參加公務員、專門職業與技術人員考試」。縱使無法令各方都滿意,但至少讓此政策之推動取得法源依據。
事實上,離島大學能夠專案招收陸生就讀一直是金門地方各界之所殷切期盼。這一不佔用本島名額之政策,是金門地方各界為增進經濟及產業之發展主動向中央建議與爭取,中央教育部樂觀其成積極配合之結果。為因應離島駐軍大量減少,地方經濟發展日益衰微的困境,金門各界以思考如何在國內少子化的衝擊下仍有學生員額之增加以再次帶動地方發展,因此另闢蹊徑,「走了軍人,來了學生」,招收陸生來金就讀,以補本地生源之不足。
當然,作為離島唯一的一所國立綜合大學的國立金門大學,在推動陸生就學的成效勢必成為一個關注的焦點。因此如何在「完整配套、台生優先」的原則下順利開展極為重要。所謂的「完整配套、台生優先」即是在周全的準備下讓原有的本國學生所擁有的教育資源不受任何的影響。根據教育部資料顯示,現有教育資源分配上,高教不僅占比最高,每生平均經費分攤亦最高。尤其我國就學貧窮情形逐年惡化,至今已近五分之一的學子須仰賴就學貸款始能完成學業,且因經濟因素休學人數及比例逐年攀升的情形下,陸生來台就學應以不影響本國生原來所享有之經費分配為思考。亦即在教師投入教學程度、教室與研究空間、獎助學金補助以及住宿空間等都應先獲得保障。在此前提下,再進一步思考陸生教育資源的分配與運用。
現在法案通過了,接續即是在金門建構一個容納本國生與陸生的良好學習環境,千萬不要為了招生而急就章招生,應是各項工作都已準備好了再上路!如果僅有教學場所而無生活環境,那麼求學的過程必定無法完滿,無論哪種學生或家長都不會希望在此環境下就讀。總之,秉持「完整配套、台生優先」之最高原則妥適運用教育資源,並在各界理性監督之下順利使陸生來台就學之政策成為我國高等教育成功轉型的新動力,更讓金門成為此政策推動的成功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