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更有利的交通條件﹗
為疏解往年暑期機票一位難求的狀況,往來台金的各家航空公司一致推出開立預購票的制度;雖然此舉造成了不少購票人的不便,但相對的短期機位的需求,卻寬裕許多,是以,縱觀任一措施的良窳,實非一面倒的好或壞,只要能為台金的機票調節,多一點有效運作的思維與空間,或便是一次成功的試煉。
實務上,在台灣高鐵開通的衝擊下,國內航空業虧損累累已是不爭的事實,而離島航線因其供給的無可替代性,反而一枝獨秀,成了各國內航線業者最主要的財源。也因為存在這樣的特殊供需,離島航線的機位需求及票價,已然成為離島發展觀光、拓展旅遊版圖最關鍵的障礙。當我們自問如何說服旅客願意再多花四千多元的交通費,來一趟離島之旅時,答案通常充滿了疑竇;如果我們說服不了自己,又如何說服眾人?又如果航空票價、機位,不能有一套透明、可信的運作機制,務實的投注在離島「民生級」的需求,那將是一場災難;如何避免這樣的災難影響離島的政策走向及未來發展,不但至關緊要,更十足考驗著執政者折衝調和的過人智慧。
在推廣金門觀光旅遊時,不可避免的總要先顧及交通成本。在交通成本上,離島縣市明顯處於不具競爭力的劣勢,既然台金交通有其必然的不可替代性,中央自該考慮在政策,進行必要的交通成本進行補貼;然而,現行的補貼政策僅限於設籍離島的居民,或再加上地方政府的加碼,但對於外來客旅的引進,卻是毫無助益。或許,只要離島觀光魅力足以睥睨群倫,這點額外的旅遊成本,將被消弭無形,但如果是在處於欠發達時期,復將其設定為連接主要經濟體的入出窗口,則交通問題便成了離島不可避的災難;而金門恰恰處於這樣的情景及地位。於是乎,當遠東航空公司自知財務陷入困境時,猶想到以「五折預購票」的手法自金門鄉親處「吸金」;事後證明,四千一百四十七筆、金額新台幣兩千多萬元的預購機票款,並無關大局,卻已十足潰散民眾對航空公司誠信營運、透明操作的信心;為此,一趟旅程,總不免預訂兩個以上的機位,以分散天候及人為的風險,也因此便有一個月內的機位全告客滿,部分航次載客卻寥寥無幾的情景;這樣景況可謂是市場、航空公司與搭機民眾的三輸,如何改善,不能冀望未來,只爭旦夕。
今年暑期,各家航空公司祭出了往昔只在特定節慶實施的「於指定期限內購票」的措施,此舉雖不免有擾民之嫌,卻有效的控制了訂票的「有效率」,短期的機位需求獲得有效的滿足,對於全體旅客而言,不失為一多贏的作法,然而,在開立機票方面,除了現行的網路購票及旅行社代購外,或許可以設想更便捷的付款方式,並實施在一定期限前(如三、五日)退票免扣手續費的作法,鼓勵民眾儘可能的做好自我管制,將票務的精確性及有效性,發揮到最極致。
總之,機位(票)需求之於金門的旅遊市場可謂舉足輕重,而今日我們談票務改革的同時,其實更應關注於如何擴大供需面,以及如何發揮金門遊的極大效益,讓來過金門的人,都認為不虛此行。也唯有在創造更有利的交通條件下,金門的發展或才真有海闊天空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