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決心改革滌塵相信司法不會崩盤
全國最高檢察總長黃世銘果然身心不凡,接篆視事以還,即時交出亮麗政績,不惟榮獲總統馬英九高度肯定,社會各界掌聲不斷,誠然值得欣慰!
人生於世,成敗在己,不在官位,貴在真實。黃世銘位高權重,循規守法,不卸責,做實事,面對少數惡形惡狀司法敗類,揚起「正義」大旗,依法嚴予偵辦,其人其事,得有清譽,自非浪得虛名。
司法人員,不同於一般公僕,職司揭奸發伏,滌塵揚清,除暴安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之重責大任,倘若不知以身許國,崇法守法,為民表率,竟而知法玩法,為所欲為,甚而違法亂紀,作惡多端,不啻是個人之悲哀,家庭之不幸,對於國家社會,更是一大傷害。
一個國家能否安全興盛,社會能否安定進步,人民能否幸福快樂,其中最大關鍵,即在執法是否嚴謹與公正。換言之,執法人員之工作態度與生活品操,不容發生任何偏差異狀,昔日「有錢判生,無錢判死」嘲諷語言,如今活生生顯現在少數司法敗類身上,既有法官集體涉貪,繼又爆出法官為子觸法關說脫罪問題,以及司法高官「北海宴」等等疑雲,可謂「說不清、推不掉、洗不淨」,讓多數敬謹從公司法同仁痛徹心扉,此實應感激一些仁人志士爆料與糾舉,而媒體積極扮演「第四權」功能,無疑也是促使司法改革,社會進步動力。
猶記得十數年前,有位嫉惡如仇檢察官,勇於面對奸宄罪惡,指揮調查與警察人員,大舉掃蕩毒梟歹徒,由於大公無私,義無反顧,因而引起流竄餘孽伺機報復,持槍接近射殺,雖然身中多槍生命垂危,幸經及時搶救慶幸生還。惟其迄今不改壯志,堅持捍衛司法正義,累累傷痕猶未祛,贏得司法英雄稱號。益見司法之林,如同常人一般,良莠不齊,優劣差之千里矣。有人公正無私,為善積德,大義凜然,讓人肅然起敬,有人黑白不明,漠視人權,戕害法治,遺臭萬年。
政府針對維護司法人員風紀,釐訂「正己專案」,綜其旨意,則在樹立標竿,立威置信。要問何以未能發揮「正人先正己」之預期功效?真要深入探討其中主因,一言以蔽之,並非由「己」做起,自「心」出發。徒有規定,執行不力,尤以官官相護,鄉愿自私,積習深重,除不掉,剪不斷。此外,即是行政體制懈怠負起全面「管、教、導」之責任,久而久之,以致衍生「以私害公」之不良後果。
而更重要者,即是訴訟過程時間冗長,法律授予法官具有「自由心證」之特權,惟乏對於法官違失設置「退場機制」,以致去蕪存菁,難以有效推動。而雖已完成「速審法」,但「法官法」之制訂與實施,社會期待殷切,刻不容緩。
再者,惟若僅以少數司法風紀案件,將之形容「司法即將崩盤」,實亦言之過頭,有欠公平實在。畢竟絕大多數司法人員,始終站在「正義防線」之上,明察秋毫,敏於判斷,為國家人民公平正義作出貢獻。
總統馬英九曾經對此斬釘截鐵指出:「既要掃房間,不怕揚起塵灰」。藉此申明政府對於「司法改革」之決心堅定,力挺檢察總長除惡務盡,何況檢察總長力行「正己」專案,誓言要用品格成為司法正義之保障,至盼大家齊以熱烈誠摯之掌聲,也為多數優質之法官與檢察官鼓勵加油。
司法為「正義」最後一道防線,相信經由連番「滌塵」之後,必能澄清吏治,嚴肅官箴,還原司法「正義」之本質,恢復人民對司法之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