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高教小三通﹕軍人走了﹐陸生來了

發布日期:
點閱率:530
字型大小:

──從《天下》﹑《遠見》雜誌的報導看金門大學島的現象與未來
〈高教小三通:軍人走了,陸生來了〉,〈國立金門大學揭牌:挾離島條例優勢,搶進兩岸高教前線〉。
二○一○年八月、九月出版的《天下雜誌》、《遠見雜誌》,先後以此為題,聚焦金門大學掛牌、《陸生三法》通過後,一個「高教小三通」、「兩岸高教前線」的到來,也觀察了「教育改變金門」的可能。
八月十九日,立法院臨時會三讀修正通過《陸生三法》:承認大陸包含北京大學、廈門大學在內的四十一所大學學歷,並開放中國大陸學生來台灣大專院校就學。
攸關兩岸關係、教育發展至鉅的《陸生三法》,包括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大學法、專科學校法,經立法院通過後,台灣將正式承認大陸學歷,並開放大陸學生來台灣大專院校就學,但也明訂「一限二不」,第一年開放二千名陸生來台就讀,陸生在台就讀期間不得打工。
《陸生三法》外,引發各界目光的是,因《離島建設條例》的優勢,金門地區的大學將不受教育部所定招收陸生總額的限制;因此,昨天出刊的九月號《遠見雜誌》,特別就金門大學掛牌後,以〈挾離島條例優勢,搶進兩岸高教前線〉為題分析,「目前金門大學共有三個學院,十個系,九個研究所,為因應升格,教育部給五年增加一百位教授缺的特別承諾,以比1=25的慣例來看,金門大學未來五年也可增加二千五百個以上學生」,《遠見》引述金大校長李金振的樂觀預估,「以目前招生100%,以及不受陸生總額限制,兩岸入學相互競爭後,學生素質只會更好」;此外,《遠見》也透露了為凸顯金門扮演的兩岸高教「前線」特色,「金大由前立委、曾在廈門大學兼任多年的傅崑成教授率先設立『海洋事務研究所』,第一年招收十一名研究生,未來目標成立法律系,定位在海洋法與大陸法兩大特色,利用大陸開放台灣人報考律師執照的契機,專門培養大陸律師人才,為兩岸的台商服務」。
〈軍人走了,陸生來了〉,金門大學掛牌,「高教小三通」上路後,八月號的《天下雜誌》,直指包括成大、銘傳、樹德等二十三所大學都有意搶搭「高教小三通特快車」,這個跡象下的「金門故事,會是台灣高等教育的另類出路?」
「走了軍人,來了學生」;從冷戰時期的反共前線,小三通時的接觸試點,再走到教育小三通的前哨站,《天下》的報導中,也為金門發出了一個疑問,「仰賴陸生的大學島可行嗎?金門故事會是台灣高教未來的縮影嗎?」
八月一日,教育部核准了七年來唯一的一所新國立大學│金門大學,升格儀式上,金門大學校長李金振、廈門大學校長朱崇實、成功大學校長賴明詔及成大資深執行副校長馮達旋齊聚,提出循著鄭成功從廈門、金門登陸台南的路線,這一當今形成六千萬閩南人的文化核心路徑,共同建構以三所大學聯盟為主體的「金廈成功之道」;八月十九日,《陸生三法》過關,不受陸生員額限制的金門,金大初步一年招二百名,有意來金設校的銘傳與樹德的中長期計畫,分別定在三千與二千名陸生的目標,合力打造以陸生為主體的「金門大學島」。
當金門上下沉浸在「金門大學」、「開放陸生」、「大學島」的喜悅與期待中,《天下》引教育部高教司長何卓飛的觀點,「要靠陸生來挽救大學,國內有些學校的態度恐怕太天真了」,「台灣高教不要把希望寄託在陸生,還是應該多思考辦學轉型」。
走了軍人,來了陸生的金門,我們更期盼,厚實根基,穩紮穩打,建立自己特色的金門大學、金門大學島。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