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現代化的基礎建設才有金門大學島
營造金門大學島已成為繼觀光島後最令人期待的金門願景;尤其在金門技術學院升格為國立金門大學之後。這個議題不僅充斥於坊間,更舖天蓋地地席捲了整個金門輿論界。也因此,金門縣政府特於日前邀集台金各大專院校共商良策。在這項由縣長主持會議中,李縣長裁示,在短期目標上,將由縣府規劃提供住宿,希望共同來營造這個世紀書香工程。
就此議題而言,且引「創意經濟之父」John Howkins的名言來論述之,他認為創意經濟的城市必須要有兩個條件,那就是宜居:舒適且孩子有好的成長環境,再來是國際化相呼應,而這些均需要膽識雙全的決策者予以推動;尤其是現代化的基礎建設。而所謂大學島也等同要吸收各地知識份子來金門就業、就學。而知識份子大都屬於知性的中產階級,對居住環境大都具有要求便利、舒適、資訊、品味,尤其是現代化的生活品質。因此,這些生活品質的基本條件,才是吸引這批中產階級就業、就學之最重要條件,若不能認知這個基本要素,則任何口號都是虛幻的政客口水。
具有這個認知之後,則如何營造金門大學島已呼之欲出,那就是立即、全面、專業地從事現代化的基礎建設,以營造金門成為一個宜居的現代城市。因為基礎建設關係著社會、國家或經濟成長與發展所依靠的基本元素。以金門言,諸如機場服務、機票價格;島內便利且現代化之交通系統;通信乃至金融服務元素是否已現代化;醫院及服務品質;生活機能;公園綠地、現代化且優質化的住宅;圖書館資訊等諸項工程。易言之,就是如何以現代化、社會化、人性化、便利化、優質化的基礎公共建設,吸引各地(國)優秀師資、學生來到這個海外孤島來就業、就學。創造就業機會,繁榮金門,這才是建構金門大學島之至當理念與動機,而不致落入虛浮之幻想中。
易言之,在評估這項世紀工程時,必須以務實且人性化之理念來規劃之,也就是市場機制來規劃之;以家長或當事人立場來思索:在這個市場自由且多元選舉的今日,我為什麼要選擇到金門任教?我為什麼選擇將孩子送到外島去念大學呢?金門生活機能方便嗎?資訊便利及自由嗎?對我未來人生有加分嗎?放下現在都市化且便利的生活環境來到金門適合嗎?將孩子送到金門念書適合嗎?這些眾多且「私利」但卻是人性化的問題必須清明、殘酷地自我面對,才能清楚明白金門要用什麼來吸引外地師資、學生就讀金門。當然更應該清楚面對小小島上容納眾校的邊際效用,如此才不致虛空一場。
建構金門為大學島,是一項嚴肅且慎重的課題,也必須有這種心態才有可能成功之時日。因此,與其困擾於各地之音效,何如安下心來調好音效,這是有經驗的演奏家之步驟。而如何以嚴謹且慎重的理念規劃金門基礎建設;現代化、人性化、便利化、優質化的基礎公共建設,不正是安下心來調好音效的工程嗎?這才是期待金門成為大學島之至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