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與教育品質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被列為全國第八次教育會議之重要議題,與會人員均認為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是一條未來必須要走的路,如此才能帶動教師專業發展,提昇教育品質。
中華民國中小學校長協會理事長張榮輝也表示,教師專業評鑑不能再拖了,他認為教師專業評鑑是教師成長的重要一環,希望能以評鑑的方式來提昇教師之專業能力,全國教師會也不反對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但認為教師專業評鑑,應不以評鑑為目的,而是以專業發展為主要的訴求。
教師評鑑已試辦五年,家長團體也認為,教育部應儘速修訂教師法,賦予教師評鑑的法源,改善目前幾乎百分之百教師考績甲等的世界奇觀,並協助教師有合理退場的機制。部分學校雖然參加推行教師專業評鑑,但始終沒有落實,而且引發校內反彈,難以達到教師成長的激勵效果,因此,全教會支持教師評鑑採取漸進試辦,一方面發現問題,一方面找出合理的模式。
大部分人認為,對教育品質影響最大的就是教師評鑑,卻一直無法實施,雖然教育部推動「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已有數年,但與教師考績無關,所以無法達到評鑑效果。絕大多數家長都期待教育部,儘速實施能直接考核教師優劣的評鑑,以實質鼓勵表現優良的教師,並提升教師的教學品質。
有些人認為教師專業評鑑,是屬於「總結型」之評量方式,也就是為老師「打分數」,與教育部目前正在進行的「發展成長型」評鑑完全不同,若一味將各種指標量化,恐怕將逼迫教師注重一些「看得見的成果」,反而不利學生和教師正常互動發展。
也有人認為以現今的教學環境,每位教師天天都在接受學生和家長的評鑑,而且每年也都由學校考核委員會對教師教學進行考核,不需要再強制立法。其實我國可以師法芬蘭,當地並沒有教師評鑑制度,而是從師資培育階段就開始灌輸教師觀念,每位老師則進行自我檢核與專業成長,因此,培養教師「自律」觀念,才是更積極的做法。
吳清基部長強調,教育部會在教師法中明訂中小學教師專業評鑑辦法,並成立「國家教師專業標準委員會」,於一○二年完成各領域「教師專業標準」。並以第八次全國教育會議之第七中心議題第五個子議題「強化教師進修機制,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所討論出來的決議為參考依據。
由以上所述,可以發現教師專業評鑑之實施並不很困難,最重要的是能突破教師的心理疑惑以及引導參與之動機。必須繼續加強教師、家長、學校和教育行政單位之溝通,並建立共識,在良性的互動及有益學生學習之基礎上,一方面進行專業成長,一方面達成提升教學品質的成效與目標,才能創造多贏的局面,期望全體教育工作者與社會人士共同支持教師專業成長與評鑑之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