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重陽節﹐綻放古早人情味
年度重陽節將至,本縣各公私部門莫不相繼展開重陽敬老活動,祝福長者佳節愉快,萬事如意。隨著時代更替與觀念改變,全球生育率普遍降低,人口結構高度變動,銀髮族世代漸漸來臨,讓重陽敬老活動更顯得重要,面對著年度九九重陽節,大家都展現出對老人家的關懷與敬重,我們期待金門繼幸福城市後,藉由溫暖的人情,周到的服務,成為新時代的敬老天堂。
古時常以「三代同堂、含飴弄孫」勾勒一幅溫暖幸福的家庭畫像,在地區傳統聚落當中,德高望重的長者不僅是一家之主,更是宗親廟堂的指揮官,以及社稷發展的意見領袖,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地方父老憑著智慧、能力與經驗,承先啟後,帶領家庭與族親度過難關,邁向未來,成為生命方舟的領航員。
隨著時代進步,民主制度開放,新興的行政部門漸有年輕身影,但老人家的智慧與經驗,並非毫無表現機會,反而成為年輕後輩學習與效法對象,藉由身教言教,世代傳承讓後來者少走許多冤枉路,同時由於人類壽命逐年提昇,大力改變「人生七十古來稀」現況,許多人六十餘歲退休後,相繼投入社會服務工作,也讓我們生活周邊增添更多人情味。
人類年齡漸長結果,社會人口加速老化,全球各國對於老人福利都特別重視,不論是生活起居照顧,或是就醫就養,在在都有熱心人士協助。自上世紀末葉,志願者服務觀念在生活中紮根後,由縣府與鄉鎮到榮服處等單位都在老人福利服務上投入不少心力,並在各個志工團體協助下,對於地區老人家的服務可謂是極盡熱誠,包括居家慰問、健康衛生、定時送餐,或協助看病就醫等等,都有熱心人士參與,對於老人家表達至高的關懷。
如同台灣各縣市,年輕人為了工作不得不離鄉背井,告別父母,前往城市謀生。年輕人到台灣各地工作,成家立業,將老少留在金門,是許多聚落固有現象。老人家子孫不在身邊,平時生活起居可以自理,若生病亟待他人照顧時,政府與志工團體平時本就關懷老人家,發現有難,及時協助,也為這些父老解決不少問題,對於許多志工的熱誠,老人家感動的說「比自己的兒子還孝順」,見證著我們的社會是個溫暖的城市。
然而,反觀地區有些做兒孫的,對於自己的父母真的有些怠慢,父母生前不知親身事奉,感恩圖報,等到老人家往生之刻,才大事舖張辦理法會祭祀,勞師動眾邀請各界參與公祭,以掩飾其不孝的事實,並凸顯個人社會地位等等,既是誤導視聽,更影響社會風氣,公部門當心不要再落入「不孝者」親導的障眼法。
屆此年度重陽節,當地區公私部門與志工都相繼為老人家賀節時,我們大聲呼籲敬老活動應從家庭做起,鼓勵做兒孫的平時就當好好孝順父母長輩,從清晨的一聲問候開始,全天的關懷與照顧,讓老人家生活滿足而有尊嚴,若每個家庭都能這般和樂,每個聚落村里都能這般溫馨,由家庭到社會,將不時綻放古早人情味,我們將預見金門成為新時代「敬老天堂」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