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全民參與志願服務同心為文化島嶼奠基

發布日期:
點閱率:557

文建會日前考察地區文化館,對烈嶼鄉文化館運作潛力深表讚許,對於尚無正式編制人力,僅是藉由文化志工自發性參與服務,卻能發揮高度功能,值得各鄉鎮村里參與地區草根文化借鏡與學習。
繼社區總體營造在全國鄉鎮村里逐步落實後,為活絡地方文化新價值,文建會急起直追推動地方文化館,藉由社造團體與社區居民自力經營,期望「在地化特色」紮根基層,讓文化館深化並活絡社區新風采,進而促進地方特色產業與深化觀光旅遊元素,帶動全民齊心締造文化生命力。
文化事務由中央到基層,公部門始終扮演著政策指導與經費挹注的重要角色,鄉鎮貴為文化事務的基層單位,即是發展草根文化的關鍵單位,也是一個地方展現文化能量的核心價值所在,祇要有心,小地方能展現大文化的氣度,烈嶼鄉公所在全鄉民眾取得共識後,藉由閒置空間的有效利用,同心參與文化館的戮力經營,能夠受到肯定和稱許,乃是全體民眾的光榮。
邁向二十一世紀後,「文化」一詞已不再是朦朧名詞,而是鮮活的實際生活動態,而民眾認同感與住民參與度都已成為新世代的文化指標,唯有重視當下的庶民生活,「文化」一詞才有生命力,才是真實。由社區總體營造到世界文化遺產,其核心力量都在強調以人為本的原始價值,同時庶民親身參與和深度體認才能讓文化具有存在的意義。
住民自覺與主動參與,都是文化活動的核心元素,文化是庶民生活中擷取的精華,那最美的部分即是民眾對於家園的關懷與支持。台灣地區高學歷事業蓬勃發展,為地方建設助力不少,展現出知識產業擁有極大賣點,但學店也因而處處可見,文化建設若缺乏庶民的參與,老是依賴學者背書是不夠的,草根文化魅力所在正是庶民同心投入所展現的能量。
本縣各鄉鎮不乏優秀人才,然而,學歷與名氣並非確認菁英的唯一因素,許多人功成名就後,若能回饋鄉里,藉由直接或間接方式參與家鄉公共事務,都是家園建設一股重要的力量。當有些人不肯放下身段,或是頻抱怨他人不識貨時,烈嶼文化館的志工們,卻能把握當下結合社區民眾共同參與,以實際行動證明不是大官也能做大事。
文化事務是項重要的永續工程,屆此志願者服務已是國際潮流之際,善用志工投入社區經營與文化再造工程,正是我們落實金門成為文化島鄉的重要憑證。而志願者投入地方文化事務時,不妨可將志工層次,由聯誼階段昇華到專業程度,藉由各項實務參與、專業訓練與檢討考核,來精進解說員技能,而鼓勵鄉鎮替代役退伍後參與文化館事務,亦是一項值得討論與落實的課題。
文化和觀光都須和庶民相連結,以人為本的文化建設,重視庶民的觀光策略,才能激發地方特色與無限潛能。「地方文化館」正是繼「社區總體營造」之後,需要全民重視和參與的文化事務,烈嶼文化館志工們以實際行動表達對家園的重視,無私無悔的付出,正是光輝十月裡最熱情的火花,不僅是我們投入志願服務學習的榜樣,同時也是各鄉鎮村里經營文化館的最佳範本。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