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強本再發展成就金門大學
幾天前,國立金門大學舉行改制後首次校慶,金門各界人士皆到場祝賀。事實上,十一月四日是金大前身國立金門技術學院獨立設校的紀念日,而改制大學後仍選在該日舉行校慶象徵著一種精神的延續與傳承。現任校長李金振特別說明十三年內由分部到改大的艱辛過程。期間,不論是海外華僑,抑是台金學人,各界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尤其是金門縣政府大力支持,共同催生了離島第一所綜合大學。
然而,轉換體制後才是真正挑戰的開始。一所人員編制上相對不足的高等教育機構如何因應學生人數逐年成長的趨勢。不僅在行政上,在教師的教學與研究上也將面臨更高的期許與檢驗。其實,這些都應該以審視輕重緩急、先強本再發展的原則來進行。
強本是為求體質真正地轉換:現階段應該審慎與睿智地爭取最大可能的行政編制員額,讓優秀人才適地適所,在行政崗位上發揮最佳能量;在教師素質上嚴格把關,確實提升學生教學品質,不放任學生隨意過關畢業。此外,訂定對於教學有益的各項措施,例如依據各項專業之需求,補助兼任教師之交通費用,吸引對學生有助益之教師來金任教,避免長久以來因師資短缺而急就章的荒腔聘任,引人詬病,淪為笑柄。
強本是為得體質確切地提升:現階段應確實體認高教與技職體系之差異,讓普通大學的要求與精神逐步確立。如果高教體制要求更多通識教育,那就應該嚴肅面對通識教育課程之不足的問題,徹底改善;如果學校對外形象最有效的溝通管道是校園網頁,那麼就應該全面檢視現在中、英文網頁是否已達到所謂大學的標準;如果環境教育是大學的根本精神,那麼就應該思考如何有效規範校園白天及夜間停車、飆車與抽煙問題的亂象。倘若任亂象蔓延視而不見,貧弱且無力回應,那就稱不上是真正的大學校園。
強本是再發展的動力:如果放慢腳步,將過去因資源不足或習以為常的現象細緻地改善,厚實內在的體質,則再發展將更有自信也更有機會。一來學生求學環境真正獲得改善與滿足,則必將招來對岸或世界各地的學生更大關注與興趣。這應比強打廣告來的有效才是;再來教學研究設備的齊全將使更多優秀師資願意爭相主動投入學校,這將使學校聲譽更快速提升。
的確,強本需要時間,但這將使再發展成就一所真正優質的大學有更寬廣的可能,事半且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