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針對地球暖化應有的深度思考

發布日期:
點閱率:711

此起彼落的天災,不僅給各災區帶來狂風、豪雨、土石流;帶走多少家園、財產、生命,甚連多年從未淹水的高地也被雨水所淹沒,看來地球真的已進入一個高災難世代,原因固然很多;但不可否認的,人類過度開發應是主要原因。也因此如何修補這個早已遍體鱗傷的地球,早已成為世界各國政府劍及履及的世紀工程,作為地球村一分子的我們,當然不能置之度外,其中首要之工程,當然就是近來火紅的所謂節能減碳,防止地球暖化諸措施。
有關地球暖化之嚴重性及災難性,一般人大都僅限於資料或傳媒上的印象,很少人會將此與自身連在一起,也因此一般所謂的節能減碳運動,似乎只限於猶如慈善活動一樣,應卯了事。事實上,根據美國航太總署(NASA)的氣候研究,北冰洋的融冰速度將導致在2012年出現無冰現象。依據NASA氣候變化研究小組的說法,北冰洋冰層融化速度大大超於去年的預測,由於現存的北冰洋冰層可以反射80%的太陽輻射,以便穩定現在的海洋溫度,因此若發生無冰現象,勢必給地球帶來災難,這個災難的結果,那可不是無法反射80%的太陽輻射而已,因為牽一髮而動全身,其災難的結果或許就不是我們所能預測的。
面對此現象,有人歸咎於人類的餐飲習慣,如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報告認為:飼養牲畜是造成氣候變遷的最大原凶,減少動物養殖帶來的影響是環保政策重要的焦點之一,全球溫室效應氣體的排放,有兩成是來自於動物養殖業,超過世界上所有的車、卡車、船、飛機與火車排放的量。因此聯合國最近也呼籲大家儘可能成為素食者,以減少牛肉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氣,這些廢氣是全球暖化的幫兇之一。但由於這個理論涉及太多問題,因此有志之士,莫不呼籲何不重回自小早已深印在我們內心的課題,那就是以森林來防止地球暖化。
眾所周知,全球森林資源是有效防止全球暖化的工具。樹木通過光合作用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生成氧氣和糖類。當人類將森林破壞後有一部分會被用作燃料使用用於供暖或是燒製成木炭。在使用的過程中燃燒會產生二氧化碳,增加二氧化碳在大氣中的含量,進一步加重溫室效應,加速全球氣溫變暖。因此去年12月在哥本哈根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中,各國領袖除一致達成:「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減緩地球暖化現象」的共識。最重要的就是呼籲各國政府,應鼓勵人民除配合政府節能減碳政策,在日常生活中除踐行減少碳排放外,應積極推動「綠色造林計畫」,提高森林覆蓋率,達植林減碳、創造新鮮空氣,營造安全、生態及優質家園的目標。
環保和愛地球,一直是全世界共同努力的重要課題,在面臨全球氣候異常變遷的情形下,為了要減緩地球暖化,各國無不設法多種樹,為地球盡一份心力。金門!這個向以海上公園自許的小島,是否應重新省思如何規畫金門成為一座「海上森林」來的實際且環保呢?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