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綠能發展勢不可擋

發布日期:
點閱率:594

金門從戰地政務轉型到發展觀光以來,地方致力推動各項建設,相對帶動了用電量之需求。而逐漸成長的人口及用電需求,對於離島金門所需耗費的能源及是否符合低碳的世界潮流,進一步完成綠色電力政策的目標,實為一嚴苛的挑戰。
綠能是「很夯的」議題,不論是風力或為太陽能發電,目前均為政府大力推行的政策。2009年的全國能源會議,即以持續的綠色能源開發與能源科技產業的發展為政府「節能減碳政策」的主軸,其四項核心議題,包括「永續發展與能源安全」、「能源管理與效率提升」、「能源價格與市場開放」、「能源科技與產業發展」等,目標以發展新能源技術厚植產業基礎,使台灣成為能源科技生產大國,開創台灣產業發展的新領域。在這樣的政策指導下,這個目標已促使各縣市政府積極地配合綠能產業鼓勵各行各業投注,不僅環保節能,亦能減少資金的浪費。
其中,金門島和澎湖島都已被中央政府列為低碳島的示範點,除了民間企業與台電陸續在金門投資、設立的太陽能光電產業或風能發電設施外,縣府配合整體國家政策亦積極地規劃金門的島嶼低碳設計,啟動了官產學間的互動與合作。這樣即是揭示一個能源科技產業落實在地,及為地方推行綠能的契機,讓金門自詡將以生態、文化、觀光島嶼發展為目標的理想,結合國家政策所揭櫫的方向前進,為金門在生態、能源的永續發展上獲致良好成果。
實際上,2009年我國的《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通過後,未來生產太陽能、生質能、風力、水力等再生能源,政府將保證收購、獲利及回收成本,以鼓勵業者發展再生能源,在台灣能源自主率極低的不利環境下,再生能源是值得發展的方向。這樣的發展也是適時搭上世界綠能產業的大趨勢,特別是在技術系統上進行
開發及生產系統精進進行定位,讓台灣能積極參與世界的「產業鏈」,透過政府的輔導及民間的參與,鏈結市場、技術、商業,在全球市場中建構最佳的定位,並帶動發展相關科技,培育菁英人才,並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
日昨於金門縣環保局舉行「金門地區綠能研討會」,與會的三位專家學者均強調綠能產業的重要性及未來的發展特色,實則給予金門推行低碳島極佳的教育與訓練,亦能強化民眾對金門發展綠能產業的認識。雖然去年立法院通過《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後,原要鼓勵民間以太陽能、風力等方式發電,逐步拓展傳統火力或核能發電以外之替代能源之美意,卻因補助費率問題及台電須高價買低價賣的虧本問題,導致至目前為止迄未通過一件申請。這個爭論仍在各界的討論中,不過,事實證明的是,綠能產業的發展是本世紀必須勇往直前的不歸路,執行面若論以成本議題來阻擋此一趨勢,所損失的將是我國在全球市場中所喪失的契機,因我國無法透過獎勵機制將綠能成為民眾生活的一部份,則政策將無法滲入民心、產業界亦將欠缺信心佈局發展。
金門是個四面環海的島嶼,經常性的風能充足,廣泛利用風能成為節能環保的生態島,應該是金門發展綠能及綠色觀光的最佳時機。其中,若能考量島內地景與聚落景觀特性,以區域發展小而美之風能與太陽能等再生能源方式並普及於各村落,應更能提高綠色發電之經濟效益。我們期盼早日完成金門全島的再生能源最合宜的規劃與行動,並落實生態特色島嶼之永續發展。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