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公家資源有限應用在需要照顧者身上

發布日期:
點閱率:629

報載:金門縣長李沃士,日前在主持「金門縣社會福利基金監督委員會九十九年度第二次會議」時,勉勵所屬社會福利人員,要把握用公家資源做功德機會,真正落實在需要照顧者身上,他相信每個人都有「善念」與「愛心」,若有機會用公家資源做功德,猶如平常燒好香,同時也以「身入公門好修行」,期勉所屬施政團隊成員發揮人飢己飢、人溺己溺之精神,共同「行善積德」,讓鄉親心有所感,促進社會祥和與進步。
眾所週知,金門社會福利事業,辦得有聲有色,領先全國二十三縣市,令人欣羨不已。境外遷入設籍者,指數不斷上昇,根據戶籍機關最近統計,地區總人口已經接近十萬大關。證諸金門未來前景看好,其中最大誘因,即是社會福利事業獨佔鰲頭。再者,地區人文薈萃,正待開發條件優渥,長期以來,社會福利項目有增無減,只有不斷向上加碼,既有「福」也有「利」,委實皆大歡喜,值得肯定鼓勵。
惟若深入探討,任何公私事業,莫不經由一段艱辛歷程,亦步亦趨,漸入佳境,金門社會福利事業能有今日之成果,粒粒皆辛苦,誠然得來不易。倘若沒有「金酒公司」慘淡經營,挹注大筆盈餘收入支撐,則無今日豐厚社會福利。縣長李沃士一席話,正是大家享受「社會福利」應有之態度,何況公家資源,民脂民膏,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唯有將之回饋到需要者身上,才有真正意義。
隨著時空因素進化,社會福利事業,講求「創新多元」,不宜僅以財物救助紓困為滿足,而應擴而大之,植入「精神」層面之慰藉。諸如,縣政府強化「親民、便民、利民」之內涵措施,就是「社會福利」工作之延伸。儘管撫孤、安老、育幼、濟貧扶弱,祇是讓其渡過難關,政府責無旁貸,而重視精神方面慰藉與鼓舞,同樣也能安定社會與人心,乃一體之兩面,應予「兼籌並顧」,全面加強推動。
茲舉一例:設籍於金湖鎮塔后村八十一歲居民陳溢秋,不久前出門迷失,嗣在台灣桃園(中正)機場出現,卻又遺忘隨身行李與證照掉在何處?頓時茫然不知所措,事經台金警方相互通報聯絡,金門縣政府即時主動介入,轉告台北服務處主任陳永富,火速趕往協助處理,將其送至松山機場,安排其順利搭機返回金門,乍看似是「小事」一樁,實則過程曲折,費神費力,非僅縣長李沃士高度重視與關懷,而縣政府施政團隊與各方視為「大事」辦理,讓其遠在海外親屬,同時迅速了解狀況,束裝回鄉探視,共享天倫。凡此悉賴縣政府「用心」與各方發揮「愛心」善舉,結果圓滿,不也就是「社會福利」昇華,讓老翁「有福」得到「利便」。
此次金酒公司辦理甄選生產線儲備技術員五十二人,報名空前踴躍,競逐意外熱烈,計有二千餘眾與試,創下金酒公司有史以來最高紀錄,人浮於事,一職難求,粥少僧多,可見一斑。緣此,頓時謠言四起,不惟有「內定」之說,甚至傳出什麼「價碼」云云,對此金酒公司高層,再三公開嚴正駁斥,全屬烏有,一切作業秉持縣長李沃士「公開、公平、公正」之要求,不容發生任何瑕疵缺失之指示,都在「透明、無私」狀況下進行,創造就業機會,乃是縣政要項,人人有事做,生活無虞,事屬民生大計,也是「社會福利」事業重大工作指標。
公部門最大資源來自民間,貴在「開源與節流」,尤以資源之獲得不易,妥作分配與運用甚為重要,因而各級調查審核機制,尤應力求嚴謹,全面落實貫徹,期以有效防止偏失流弊之發生。
再者,畢竟社會福利資源有限,政府之用心與苦心,務使民眾深切了解,人在「福」中須知「福」,還望大家共同努力。促使社會福利資源發揮最大功效,地區社會福利事業長長久久。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