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闢海上休閒娛樂發展觀光新契機
日前,在對岸的漳州東山島馬鑾灣舉行「第三屆中國東山國際帆船文化節」開幕式,來自中國、義大利、日本、越南、老撾、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菲律賓,以及香港、澳門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帆船代表隊、總計兩百餘名的運動員,參加了一早開始的國際帆船公開賽和亞洲風箏帆板公開賽。我中華民國的台灣代表隊此次派出了比上屆更多的運動員參賽,香港也首次派出近三十位風箏帆板高手加入這場一年一度的盛會。
這場運動盛事當然少不了鄰近漳州,與我們「門對門」的廈門市,廈門在帆船運動方面也具備了一定的基礎,位於五緣灣的帆船基地已經培訓出中國福建省八所大學的七支大學生隊伍。廈門市副市長潘世建於十一月十一日過境金門時,特別拜會李縣長沃士,針對如能兩岸合作發展水上風帆運動樂見其成,並表示歡迎金門大學的學生到對岸建教合作,廈門將會「免費」提供船隻和教練!並且更近一步提及金廈海域間「遊艇」遊憩的連結,正巧與李縣長沃士先前在「金門港建設小組會議」上向我國交通部航政司長爭取「擴建港區規劃納入遊艇碼頭興建」之政策不謀而合,正可謂「英雄所見略同」!
金門的后湖海濱公園,現在就已經能見到不少衝浪、獨木舟、風帆好手的蹤跡,但僅限於私人喜好,尚未有較為正規的發展,台灣目前也缺乏較有規模的帆船訓練基地,除了屏東縣一帶的大鵬灣、墾丁比較有在發展外,其餘縣市確實少見。而金門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加上與對岸廈漳泉的互動關係密切,如能積極開發一處水上運動訓練基地,相信會有市場需求,初期可以先聘請一些有執照的教練來開班授課,或是商請有關水上競技運動協會來金設分會,再逐步討論硬體設備的提升。臺灣帆船隊代表謝俊義在漳州舉行的國際帆船文化節開幕式上就曾說:「代表隊成員都是業餘運動員,競技水平比較低,未來希望能爭取常到漳州東山島中國帆船帆板訓練基地,加強與大陸帆船帆板隊的交流與合作,特別是要學習國家隊、福建隊的管理、訓練方法,提高臺灣運動員素質,促進水上體育競技運動的發展。」但如果在自己國內就能有一個健全的環境,尤其又是在兩岸交通樞紐的金門,也許他們就可以不需要這麼辛苦跑到國外去作客,在自己家「門」,就可以!讓金門也能夠舉行「國際級」的橫渡兩岸風帆大賽,不讓屏東大鵬灣的橫渡小琉球賽事專美於前!
再者,李縣長沃士在「金門港建設小組會議」所提及的擴建遊艇碼頭,將讓金門的海上觀光發展更加趨於完整!可以讓遊客選擇多元化的交通工具遊歷金門。在此順道一提,縣長主動商議小三通船票票價調降事宜,也是十分重要,現今小三通套票(機票加船票)單趟就要三千出頭,來回算起來與直航最便宜的票價也相去不遠,尤其班機若持續增班,直航票價可預期的越來越便宜,到時將會流失過境金門的商務客源,免稅商店的營收也將會轉移到台北松山等直航機場,為避免小三通被邊緣化,與直航票價的落差就必須加大,除此之外,再加上遊艇業與滾裝貨運碼頭的擴展,將提升金門港埠競爭力,可確保小三通不可撼動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