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重建倫理法治防制霸凌再現

發布日期:
點閱率:560
字型大小:

針對桃園八德國中及最近多起校園霸凌事件引發媒體、民意代表與社會群眾的關注,教育部於日前分別召開全國各縣市局處長會議及全國高中職及國中校長防制校園霸凌總動員會議。教育部雖然再三強調防制之道,但仍發現目前尚有諸多問題存在,其中包括兒少法的落實、友善校園的推動、教育人員專業知識的增進、防制校園霸凌教材之編製、校園霸凌的預防措施、個案輔導之落實、獎懲機制的建立與強化…等,均有待解決。
其實,為解決校園霸凌現象,教育部早在96年2月已提出具體的方案及處理流程,其中包括各中小學與警政單位訂定「維護校園安全支援約定書」,每所學校都必須與警政單位建立有效的聯繫管道,一旦學校發生校園治安事件,都能即時請警方前往處理。教育部為了防制校園霸凌之發生,也把這些項目的執行成效,列為督學的視導重點,並作為校長遴選及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據,要求校長負起校園安全責任。當校園內發生霸凌事件時,學校應立即啟動輔導機制,並進行查察、通報及處理三個階段處理。無論是學校人員主動發現,或家長、社區通報,都應依保護機制執行;學生發現霸凌事件時,也應向學校反映。學生受傷時,應依程度分為未受傷、輕傷及重傷處理。如果學生未受傷,可依各校「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處理」,進行個案、團體輔導,並施予法治教育。學生受輕傷時,應送保健室或儘速送醫治療、通知家長,並進行個案或團體輔導,施予法治教育。學生受重傷時,必須通知家長,並通報教育主管機關,轉介警政單位,施予法治教育,最後再進行評估及輔導。由此可知,在整個通報過程中,都進行輔導及施予法治教育,但為什麼仍會有這麼多校園事件發生?這仍要歸因於當前大眾的法治觀念薄弱、民意開放、社會風氣敗壞及倫理道德淪喪所致。再加上傳統禮教與管教之突變,造成當前整體教育之改變,以至於形成教育人員對學生管教的迷失與社會大眾對校園霸凌不同的認定與看法。例如:「零體罰」與「懲罰」的觀念,家長、社會與學校就有不同的認定與看法,「管教權」無法找出真正有效的辦法及區隔,到底那些是父母家長之責任?那些是學校老師之責任?那些又是社會的責任?因而混淆不清相互攻訐,相互推卸責任,所以也造成管教上之缺口,形成校園霸凌之主因。
由以上可知,想有效防制校園霸凌,首先要重建學生倫理道德觀念,正如教育部長所強調:「孩子是可教育的!」但由誰來教?包括家庭、學校、社會都應負起正向之責任。其次,法治教育之加強,由於民主社會之開放,學校應教育學生,不管任何時候,都應該以尊重、包容與關懷的心胸處理人際關係;教育工作者也必須以「愛」為出發點,來感動學生,教導學生。最後要強調的是,處在民主開放的時代裡,對學生之管教輔導人力與早期傳統管教需求,是完全不同的。政府主管機關應正視當前教育人力之需求,不管有多大的困難亦應克服。例如:專任輔導人員之增加、社工、警政人員編制之健全、親職教育之推動(針對有偏差行為之學生家長的輔導)等。
總之,如果家長父母能負起責任,在家庭陶冶倫理道德及品格之正常發展;學校能教導校園倫理及法治教育,塑造溫馨、快樂、和諧的友善校園;社會大眾能建立共識,共同遵守法治,傳承倫理觀念,一定能建構團結和諧的社會,則校園霸凌將消弭於無形。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